【名称】大蒜
【异名】胡蒜(崔豹《古今注》),葫(《别录》),独头蒜(《肘后方》),独蒜(《普济方》),青蒜(《滇南本草》)。
【基原】为百合科葱属植物大蒜的鳞茎。
【原植物】
大蒜大蒜Allium sativum L.
越年生草本,具强烈蒜臭气。鳞茎大形,球状至扁球状,通常由多数肉质、瓣状的小鳞茎紧密地排列而成,外面被数层白色至带紫色的膜质外皮。叶基生;叶片实心,宽条形至条状披针形,扁平,先端长渐尖,比花葶短,宽可达2.5cm,基部鞘状。花葶实心,圆柱状,高达60cm,中部以下被叶鞘;总苞具长7~20cm的长喙;伞形花序密具珠芽,间有数花;小花梗纤细;小苞片大,卵形,膜质,具短尖;花常为淡红色;花被片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氏3~4mm,内轮的较短;花丝比花被短,基部合牛并与花被片贴生,内轮的基部扩大,扩大部分每侧各具l齿,齿端成长丝状,长超过花被片,外轮的锥形;子房球状,花柱不伸出花被外。花期7月。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本植物的叶(青蒜)、花茎(蒜梗)亦供药用,另设专条。
【药性】
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
1.《别录》:“味辛,温,有毒。归五脏。”
2.《品汇精要》:“气之厚者,阳也。”
3.《纲目》:“人太阴、阳明。”
4.《本草经疏》:“人足阳明、太阴、厥阴经。”
5.《医林纂要》:“辛、甘,热。”
6.《随息居饮食谱》:“生辛,热;熟甘,温。”
【功用主治】
温中行滞,解毒,杀虫。主治脘腹冷痛,痢疾,泄褥,肺痨,百日咳,感冒,痈疖肿毒,肠痈,癣疮,蛇虫咬伤,钩虫病,蛲虫病,带F阴痒,疟疾,喉痹,水肿。
1.《别录》:“主散痈肿虽疮,除风邪,杀毒气。”
2.《新修本草》:“下气消谷,除风破冷。”
3.《食疗本草》:“除风杀虫。”
4.《本草抬遗》:“去水恶瘴气,除风漫,破冷气,烂痃癖,伏邪恶,宣通温补,无以加之,疗疮癣。生食,去蛇虫溪蛊等毒。”
5.《日华子》:“健脾,治肾气,止霍乱转筋、腹痛,除邪辟温,疗劳疟、冷风、痃癣、温疫气,敷风损冷痛,蛇虫伤、恶疮疥、溪毒、沙虱。”
6.《直指方》:“燥脾胃,化肉食,辟瘟疫·杀毒气,驱邪祟,散痈肿。”
7.《滇南本草》:“祛寒痰,兴阳道,泄精,解水毒。”
8.宁源《食鉴本草》。“治中暑霍乱转筋腹痛。”
9.《医学入门》:“治一切疥癣,丹毒,耋疮,蛇虫、蜈蚣咬。”“下气,温中。”
10.《纲目》.“捣汁饮,治吐血心痛}煮汁饮,治角弓反张;捣膏敷脐,能达下焦,消水,利大小便;贴足心,能引热下行,治泄泻暴痢及干湿霍乱,止衄血;纳肛中,能通幽门,治关格不通。”
11.《明医指掌》:“化痞消谷,解毒。”
12.《药性切用》:“通窍辟秽,导滞杀腥,为中暑卒厥遥窍专药。”
13.《随息居饮食谱》:“除寒湿,辟阴邪,F气暖中,消谷化食,破恶血,攻冷积。治暴泻腹痛,通关格便秘,辟秽解毒,消唐杀虫。外灸痈疽,行水止衄。制腥臊鳞介诸毒。”
14.《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治肺结核,血痢,及崩中,带下。”
15.《福建药物志》:“治感冒、百日咳、支气管炎,鼻衄,疟疾,痢疾,胃肠炎,蛲虫病,阴道滴虫病,深部脓肿,癣,神经性皮炎,蜈蚣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生或煮、煨服食,或捣烂为丸。煮食、煨食,宜较大量;生食,宜较小量。外用;捣敷,作栓剂,取汁涂或切片灸。
【宜忌】
阴虚火旺,肝热目疾,口齿、喉舌诸患及时行病后均禁服生品,慎服熟品。敷脐、作栓剂或灌肠均不宜于孕妇。外用对局部有强烈的刺激性,能引起灼热、疼痛、发泡,故不可过久敷。
1.《别录》:“久食伤人,损目明。”
2.《本草经集注》:“以合青鱼蚱食,令人发黄。”
3.《千金方》:“黄帝云:生葫舍青鱼蚱食之,令人腹内生疮,肠中肿,又成疝瘕。多食生葫行房,伤肝气,令人面无色。四月八月勿食葫,伤人神,损胆气,令人喘悸,胁肋气急,口味多爽。”
4.《日用本草》:“久食伤肝胆,损目光,生痰,助火,昏神。”
5.《医学入门》:“生食,久食,伤肝损目,伤肺引痰,伤肾蜗精,伤心清血,伤脾损气,四八月食之伤神,损胆肾气。有目疾者,尤宜忌之,损性伐命,莫以为甚。”
6.《本草经疏》:“凡肺胃有热,肝肾有火,气虚血弱之人,切勿沽唇。”
7.《本经逢原》:“脚气、风病及时行病后忌食。”
8.《药性通考》:“同犬肉食杀人。服地黄、何首乌、丹皮、钟乳者忌之。”
9.《医林纂要》:“为害同酒。命火上炎之过,壮火食气,火热生湿成痰,且阳盛阴亏,火盛水散,则散而昏瞀矣。”
10.《药性集要》:“服云母、钟乳石者禁之。”
11.《随息居饮食谱》:“阴虚内热,胎产,痧痘,时病,疮疟,血证,目疾,口齿喉舌诸患,成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