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常用中药,列于宋《开宝本草》中。
别名:灵仙,铁丝灵仙。
来源:为百合科多年生攀缘状藤本植物粘鱼须的干燥根及根茎。野生,或毛茛科灵仙。
产地:主产于河南、山西、陕西。
性状鉴别:本品根茎呈不规则的块状,略似姜块,表皮黑棕色,质硬,断面淡黄白色,周身生多数细长的根。根长20~100厘米,直径约1毫米,甚均匀,表皮棕褐色或黑棕色。光而无皱,略弯曲,上面疏生有效的勾状刺及少数短须根,质坚韧似铁丝,不易折断,断面白色,放大镜下可见由小孔组成的浅棕色环纹位于表皮和中心的中间(导管)。根茎上另有残茎数枚,略弯曲。长约3~7厘米,直径约8毫米,枯黄色,茎上有1~3个如竹节的段,茎上生有多数针状小刺,茎柴质坚韧。气无、味淡。以根茎小,根多而细长,地上茎上者佳。
主要成分:含甾体皂甙。
功效与作用:祛风湿,通经络,其作用为镇痛。动物实验初步发现本品还具有一定麻醉作用。又本品的醋浸液对鱼骨刺似有一定的软化作用。体外试验对伤寒杆菌、肠炎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等有抑菌作用。
炮制:除去根茎、切嘴、生用。
性味:辛、咸、温。
归经:入十二经。
功能:散风祛湿、行气通络。
主治:风湿痹痛,瘫痪,麻木。
临床应用:1、用于治疗痹症而偏于寒者。对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有四肢关节痛,屈伸不利,手足发麻等症状者合适,配秦艽、桑枝或木瓜、牛膝等。
2、用于治疗鱼骨刺梗阻咽喉部或食道上段。配醋和砂糖水煎慢咽,方如去骨汤。有效者在服药后数小时梗阻感觉和疼痛开始减轻,以后逐渐消失,少数病例须服第二剂。至于比较粗大的鱼骨、鸡骨梗阻,或骨刺虽小,但梗阻较深者,威灵仙治疗一般无效,不宜应用,应从速手术取出,以免贻误病情。
使用注意:本品作用较强烈,身体太虚弱者慎用。服时忌茶。
用量:常用量6~12g。
处方举例:去骨汤:威灵汤30g、醋30g、砂糖6g,先用两大碗水煎威灵仙,经数沸后去渣,然后加粗和砂糖,候沸后放温,于二十分钟内缓缓含服咽下。
附:又可用一下处方:威灵仙(枝、茎千品)半斤,野菊花30g,加水1300毫升,慢火煎成约450~470毫升,加10%醋酸10毫升,再加苯甲酸钠1.2克作防腐,每用60毫升,于20分钟内慢慢饮完。
注:威灵仙的品种较多,应用较广的有两大类;一类是上述品种,京津及河北等地习用;一类是毛茛科植物威灵仙的根及根茎(京津名黑薇)此种使用地区较广,遍及中南、华东、西南等地,其根茎形态略与粘鱼须灵仙相同,根茎块状,根簇生,较粘鱼须灵仙粗短,长约15~25米,直径约2毫米,质脆易折断。断面白色,粉性,中有淡黄色木质心。除以上情况外,有的地区使用毛茛科威灵仙的地上全株作灵仙药用,如四川、湖南、湖北等省的部分县。也有的使用百合科植物短梗菝葜的根茎作威灵仙用,如河南洛阳等地区。还有陕西省产的一种威灵仙,多砍去根茎,只留细根药用,其内外形色长度基本与粘鱼须灵仙相同,只是支条粗细不匀,直径1~2毫米,质较脆易折断,其断面亦有一圈小孔,但位近于外皮层。就其形态分析亦属于百合科植物的根。目前,天津市场上应用三种不同形态的威灵仙。1、粘鱼须的根和根茎;2、陕西省产的威灵仙;3、河南省产的菝葜的根茎。其疗效是否相同,还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