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韩信草,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韩信草的全草。全草长10-25cm,全体被毛,叶上尤多。根纤细。茎方柱形,有分枝,表面灰绿色。叶对生,叶片灰绿色或绿褐色,多皱缩,展平后呈卵圆形长1.5-3cm,宽1-2.5cm,先端圆钝,基部浅心形或平截,边缘有钝齿;叶柄长0.5-2.5cm。总状花序顶生,花偏向一侧,花冠蓝色,二唇形,多已脱落。长约1.5cm。宿萼钟形,萼筒背部有一囊状盾鳞,呈“耳挖”状。小坚果圆形,淡棕色,气微,味微苦。以茎枝细匀、叶多、色绿褐、带“耳挖”状果枝者为佳。
【别名】大力草、耳挖草、金茶匙、大韩信草、顺经草、调羹草、红叶犁头尖、印度黄芩、大叶半枝莲、笑药草、虎咬癀、向天盏、半枝莲、合耳花、龙游香草、钩头线。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韩信草的全草。
【性味】味辛;苦;怀寒。
【归经】归心;肝;肺经。
【功效与作用】
祛风,活血,解毒,止痛。治跌打损伤,吐血,咳血,痈肿,疔毒,喉风,牙痛。
1、《生草药性备要》:“治跌打,蛇伤,祛风散血,壮筋骨,消肿,浸酒妙。”
2、《南宁市药物志》:“消肿止痛,祛风散瘀。治跌打,蛇伤,疮疡。”
3、《贵阳民间药草》:“平肝清热。治肝火旺,烦躁。”
4、《泉州本草》:“清热解毒,消肿退癀,逐血破瘀,排脓消痈,凉血止血,利咽喉。主治一切喉癀,亦治肺火高热喘咳,吐血,咳血咯血,瘀血作痛,刀伤出血,恶疮痈肿,虎、犬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捣汁,鲜品30-60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注意】孕妇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