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络石藤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1、为桑科常绿攀援植物薛荔的带叶不育幼枝。
2、夹竹桃科常绿攀援木质藤本植物络石的带叶茎枝(白花藤)。
产地:两种络石藤均产于华东、中南、四川等地。
性状鉴别:1、薛荔络石藤:茎枝呈圆柱形,细长而弯曲,直径1~5毫米,有分枝。表面棕褐色,节处附近有攀援根及点状突起的根痕。断面髓部呈圆点状,偏于一侧。叶互生,或已脱落,叶片椭圆形,革质,棕绿色或黄褐色,全缘;下表面叶脉网状凸起,形成许多小凹窝,气微味淡。
2、白花络石藤:茎枝圆柱形,弯曲,有分枝,直径1~5毫米,表面棕褐色,散生攀援根及点状态突起的根痕。叶对生,多已脱落。叶片长卵圆形,淡黄绿色,厚纸质。气微味苦。
两种络石藤的区别:
桑科薛荔石藤白花络石藤
1、细长、弯曲,棕黄色。同。
具攀援根(或根痕)。同,但少。
茎断面黄褐色,髓部偏心。断面黄白色,髓位于中央。
叶互生(看叶痕)叶椭圆形,先端钝,革质,背面侧脉显蜂窝型。叶对生,长卵形,先端尖,厚纸质。
味淡。味苦。
两种均以茎细、均匀、带叶者为佳。
主要成分:络石含络石甙等。
功效与作用:1、祛风通络,可能由于所含的微量强心甙能促进血循环而起作用;
2、凉血消痈:现已证明有抗菌作用,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
炮制:切咀,生用。
性味:苦,微寒。
归经:入心、肝、肾三经。
功能:祛风散热,活血通络。
主治:风湿痹痛,喉痹,痈肿。
注:除上列二种外,少数地区又用茜草科穿根藤、豆科山鸡血藤、卫矛科扶芳藤、葡萄科爬山虎作络石藤用,地产地销。
临床应用:1、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炎、肌肉痛,特别是伴有四肢拘挛,屈伸不便者。常配千年健,桂枝、桑寄生、独活等,浸酒用较好,也可水煎服。
2、用于治疗痈疽和咽喉疼痛,尤其扁桃体炎、咽炎,取其有抗菌作用,常配射干、桔梗等,方如络石汤。
使用注意:阳虚胃寒、大便便溏者不宜服,孕妇慎用。
用量:6~15g,不宜多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