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刘寄奴
- 【英文名】:
- Diverse Wormwood Herb
- 【拼音】:
- Liú Jì Nú
- 【别名】:
- 金寄奴、乌藤菜、九牛草、六月雪、白花尾、细白花草、炭包包、千粒米、斑枣子、九里光、苦连婆
- 【药材类别】:
- 全草类
- 【性味】:
- 味辛;微苦;性温。
①《唐本草》:味苦,温。
②《日华子本草》:无毒。
- 【归经】:
- 入心、脾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肺二经。
②《本草新编》:入心、脾、膀胱经。
③《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
- 【入药部分】:
- 为菊科植物奇蒿的带花全草。
- 【产地和分布】:
- 生于林缘、灌丛中、河岸旁。广布于我国中部至南部各地。分布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云南、四川、贵州、福建、广西、广东等地。主产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 【形态特征】:
- 奇蒿 多年生草,高80-150cm。茎直立,中部以上常分枝,上部有花序枝,被微柔毛。下部叶有花期时枯落;中部叶近革质,长圆状或卵状披针形,长7-11cm,宽3-4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成短柄,不分裂,边缘有密锯齿,上面被微糙毛,下面色浅,被蛛丝状微毛或的无毛;有5-8对羽状脉。头状花序极多数,无梗,密集于花枝上,在茎端及上部叶腋组成长达25cm的复总状花序;总苞片钟状,无毛,长约3mm;总苞片3-4层,长圆形,边缘宽膜质,事白色;花筒状;外层雌性,内层两性;聚药雄蕊5;雌蕊1。瘦果微小,长圆形,无毛。
- 【用法用量】:
- 内他:煎服,5-10 g;消食积单味可用至15-30g;或入散剂。外用:适量,捣敷;或感想末掺。
中文学名 刘寄奴
拉丁学名 Herba Artemisiae Anomalae
别 称 金寄奴、乌藤菜、九里光、白花尾、千粒米、斑枣子、九牛草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菊目
科 菊科
属 蒿属
种 刘寄奴
分布区域 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性味归经 苦,温。入心、脾经。
英文名 Diverse Wormwood Herb
- 【禁忌】:
- 气血虚弱,脾虚作泄者忌服。
①《卫生易简方》:不可过多,令人吐利。
②《本草经疏》:病人气血虚,脾胃弱,易作泄者勿服。
- 【刘寄奴的功效与作用】:
- 破瘀通经;止血消肿;消食化积。主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尽,症瘕;跌打损伤;金疮出血;风湿痹痛;便血;尿血;痈疮肿毒;烫伤;食积腹痛;泄泻痢疾。
①《唐本草》:主破血,下胀。
②《日华子本草》:治心腹痛,下气水胀、血气,通妇人经脉癥结,止霍乱水泻。
③《开宝本草》:疗金疮,止血为要药;产后余疾,下血、止痛。
④《本草蒙筌》:消焮肿痈毒,灭汤火热疼。
⑤《纲目》:小儿尿血,新者研末服。
⑥《本草求原》:治心气痛,疳疮出血。
- 【附方】:
- ①治血气胀满:刘寄奴穗实为末。每服三钱,煎酒服。(《卫生易简方》)
②治产后恶露不尽,脐腹疞痛,壮热憎寒。咽干烦渴:刘寄奴、知母(焙)各一两,当归(切,焙)、鬼箭羽各二两,桃仁(去皮、尖、双仁,炒)一两半。上五味粗捣筛。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渣,温服,空心食前。(《圣济总录》刘寄奴汤)
③治产后百病血运:刘寄奴、甘草。上二味等分,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先以水二盏,入药煎至一盏,再入酒一盏,再煎至一盏,去渣,温服。(《圣济总录》刘寄奴汤)
④治被打伤破,腹中有瘀血:刘寄奴、延胡索、骨碎补各一两。上三味细切,以水二升,煎取七合,复内酒及小便各一合,热温顿服。(《千金方》)
⑤敛金疮口,止疼痛:刘寄奴一味为末,掺金疮口,裹。(《本事方》刘寄奴散)
⑥治风入疮口肿痛:刘寄奴为末,掺之。(《圣惠方》)
⑦治汤火疮:刘寄奴为末,先以糯米浆,用鸡翎扫伤著处,后掺药末在上,并不痛,亦无痕。大凡伤著,急用盐末掺之,护肉不坏,然后药敷之。(《本事方》)
⑧治赤白下痢:刘寄奴、乌梅、白姜等分。水煎服,赤加梅,白加姜。(《如宜方》)
⑨治霍乱成痢:刘寄奴草煎汁饮。(《圣济总录》)
⑩治大小便血:刘寄奴为末,茶调,空心服二钱。(《濒湖集简方》)
⑾(《江西民间草药》)治毒蛇咬伤:刘寄奴15,天胡妥30,青木香15。水、酒煎服。方中刘寄奴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为君药。
⑿(《福建民间草药》)治跌打损伤:刘寄奴15-24g,酌加黄酒或酒、水各半,炖1小时,温服日2次。方中刘寄奴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为君药。
⒀(《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小儿惊风,疳积泻:刘寄奴30g。水煎服;疳积泻,加鸡肝煎服。方中刘寄奴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为君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