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侧柏叶
【异名】柏叶(《金匮要略》),丛柏叶(《闽东本草》)。
【来源】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嫩枝与叶。
【性味】苦涩,寒。 ①《药性论》:“味苦辛,性涩。” ②《本草图经》:“性寒。” ③《药品化义》:“味苦涩,性凉。”
【归经】入心、肝、大肠经。 ①《药品化义》:“入肝、心、脾、肺四经。” ②《要药分剂》:“入肝、肾二经。” ③《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阳明。”
【鉴别方法】
形状鉴别
侧柏叶的的丫枝长短不是非常的整齐划一,而是参差不齐的并且有很多的分支,并且非常的扁平,颜色也比较深,呈黄绿色或者墨绿色,并且质地不够柔软,非常的脆弱,轻轻一掰就会折断,味道也比较苦涩,同时带有一股辛辣味道。
显微鉴别
将侧柏叶切开,可以看到表皮的细胞在显微镜下面才看得清楚,并且呈方形,气孔不是外凸的而是内凹的;同时内侧具有两列左右的下皮纤维。
理化鉴别
取三克左右的侧柏叶粉末状加入三十毫升的甲醇,放入水域上回流半个小时,过滤、蒸干后的残渣里面放入浓度为15毫升百分之五的碳酸钠溶液进行溶解,然后将滤液驱除用水饱和正丁醇,需要提取两次,每次用十毫升加入ph值为3-4的稀盐酸,用乙醚提取再提取两次,每次十毫升。然后将醚液合并,残渣加入两毫升甲醇溶解,作为样液。另外再取适量槲皮素放去两毫升的甲醇里面进行溶解,放置于专业的薄层板上。用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4:1的比例作为展开剂,距离是1.2dm,至于紫外光灯下面进行观察,如果出现相同的暗斑,那么就是真品。
在使用侧柏叶之前一定要找到正品,要知道每一种药材或者植物本身的价值是不同的,所以不可以贸然的使用任何一味药材,掌握上面的信息就可以尽量避免错误使用侧柏叶的情况出现。
【功效与作用】
凉血,止血,祛风湿,散肿毒。治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肠风、崩漏,风湿痹痛,细菌性痢疾,高血压,咳嗽,丹毒,痄腮,烫伤。
①《别录》:“主吐血、衄血、痢血、崩中赤白。轻身益气,令人耐寒暑,去湿痹,生肌。”
②《药性论》:“止尿血,能治冷风历节疼痛。”
③《日华子本草》:“炙窨冻疮。”
④《本草图经》:“杀五藏虫。”
⑤《本草正》:“善清血凉血,去湿热湿痹,骨节疼痛。捣烂可敷火丹,散痄腮肿痛热毒。”
⑥《生草药性备要》:“散血敷疮,同片糖捶敷。亦治跌打。”
⑦《医林纂要》:“泄肺逆,泻心火,平肝热,清血分之热。”
⑧《岭南采药录》:“凉血行气,祛风,利小便,散瘀。”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捣敷或研末调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