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

来源:中药360
导读: 【人参】专题人参为您推荐人参是什么|人参的功效与作用|人参的附方|人参的临床应用|人参的药理作用|人参图片等,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 功效,主治劳伤虚损、食少、倦� ⒎次竿率场⒋蟊慊埂⑿榭却佟⒆院贡┩选⒕碌戎⒆矗�

快速导航

人参是什么

中药人参,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湿润的气候,人参被人们称为“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之一,是驰名中外、老幼皆知的名贵药材。多生长于昼夜温差小的海拔500~1100米山地缓坡或斜坡地的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中。古代人参的雅称为黄精、地精、神草。由于根部肥大,形若纺锤,常有分叉,全貌颇似人的头、手、足和四肢,故而称为人参。

人参是多年生宿根草本,人参主根高30-60厘米,肥厚,肉质,黄白色,圆柱形或纺锤形,下面稍有分枝;根状茎(芦头)短,直立。

人参茎直立,圆柱形,不分枝;一年生植株茎顶只有一叶,叶具三小叶,俗名“三花”;二年生茎仍只一叶,但具5小叶,叫“巴掌”;三年生者具有二个对生的5小叶的复叶,叫“二甲子”;四年生者增至3个轮生复叶,叫“灯台子”;五年生者增至4个轮生复叶,叫“四匹叶”;六年生者茎顶有5个轮生复叶,叫“五匹叶”。

人参复叶掌状,小叶3-5片,中间3片近等大,有小叶柄;小叶片椭圆形或微呈倒卵形,长4-15厘米,宽2-6.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上面脉上散生少数刚毛,下面无毛,最下1对小叶甚小,无小叶柄。

人参夏季开花,伞形花序单一顶生叶丛中,总花梗长达30厘米,每花序有4-40余花,小花梗长约0.5厘米。苞片小,条状披针形;萼钟形,与子房愈合,裂片5,绿色;花瓣5,卵形,全缘,淡黄绿色;雄蕊5,花丝短;雌蕊1,子房下位,2室,花柱2,上部分离,下部合生。

人参浆果扁圆形,成熟时鲜红色,内有两粒半圆形种子。

人参的功效与作用

【成份】主要含人参皂苷Rg1、Rb1等30多种人参皂苷、α-人参烯等挥发油、人参酸等有机酸、人参黄酮苷等黄酮以及木脂素、甾醇、氨基酸、多糖等。其中人参皂苷及多糖等为主要有效成分。

【功能主治】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主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症。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10g,大剂量10-30g,宜另煎兑入;或研末,1-2g;或敷膏;或泡酒;或入丸、散。

主治: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用于气短喘促,心悸健忘,口渴多汗,食少无力,一切急慢性疾病及失血后引起的休克、虚脱。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

1、《本经》:“主补五脏,安精神,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2、《别录》:“疗肠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肋逆满,霍乱吐逆,调中,止消渴,通血脉,破坚积,令人不忘。”

3、《药性论》:“主五脏气不足,五劳七伤,虚损瘦弱,吐逆不下食,止霍乱烦闷呕哕,补五脏六腑,保中守神。”“消胸中痰,主肺痿吐脓及痫疾,冷气逆上,伤寒不下食,患人虚而多梦纷纭,加而用之。”

4、《日华子本草》:“调中治气,消食开胃。”

5、《珍珠囊》:“养血,补胃气,泻心火。”

6、《医学启源》:“治脾胃阳气不足及肺气促,短气、少气,补中缓中,泻肺脾胃中火邪。《主治秘要》:补元气,止泻,生津液。“

7、《滇南本草》:“治阴阳不足,肺气虚弱。”

8、《本草蒙筌》:“定喘嗽,通畅血脉,泻阴火,滋补元阳。”

9、《纲目》:“治男妇一切虚证,发热自汗,眩晕头痛,反胃吐食,?疟,滑泻久痢,小便频数,淋沥,劳倦内伤,中风,中暑,痿痹,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产后诸病。”

人参的分类

生晒参:主根长约3-10厘米,直径约0.3-2厘米。表面土黄色,有黑棕色横纹及纵皱,细支根及须根均已除去,而仅留痕迹。质脆,体轻,断面平坦,白色,有放射状裂隙。气香,味苦。有完整的根茎及须根者,称“全须生晒参”。

人参:性状同糖参,形体较好,和野山参相似,但多为顺直体,根茎较红参长,须根分散,短而脆。

白干参:主根表皮均已除去,体表淡黄色或类白色,上端横纹不明显,但可见浅纵皱及支根痕。其它性状与生晒参近似。

红参:主根长约5-20厘米,直径约0.7-2厘米。表面棕红色,半透明,有大纵皱,环纹不明显,有支根痕。根茎土黄色,上有碗状茎痕4-6个。质硬而脆,断面平坦,角质,棕红色,中有浅色圆心。气香,味微苦。

掐皮参:主根长约6-15厘米,直径约1.2-2.5厘米,表面淡黄色,上端环纹不明显,但可见许多加工所致的凹点。支根浅棕色,支根与须根用线扎成牛尾状。断面白色。气香,味甘微苦。

边条参:性状同红参,惟一般以根茎较长,身长径圆,支根较长为特点。

有机人参:无农残、无化肥、无转基因。最大程度保留了人参的成份与功效。

野山参:又名山参。主根短租,与根茎等长或较短,多具二个主要支根,形似人体。上端有细而深的横环纹。根茎细长,一般长3-9厘米,上部扭曲,习称“雁脖芦”,芦碗密集,下部无芦碗而较光滑,俗称“圆芦”。须根稀疏,长约为主根的1-2倍,柔韧不易折断,有明显的疣状突起(珍珠点)。全体呈淡黄白色,皮细、光润。气香浓厚,味甘微苦。[4] 根状茎上部四面密生芦碗,根状茎下部具有较长园芦。主根上端有细而深的密螺旋纹。中部及下部一般无纹。须根稀疏而长,不易折断。其上有明显疣状突起。

参须:以红参须为多见,性能与红参相似,但效力较小而缓和。

园参:根状茎一面或两面生芦碗,无园芦。主根上端有粗横纹,不呈螺旋状,有时全体皆可见横纹。须根如扫帚状,较短而脆,其上有不很明显的疣状突起。

大力参:主根长5-15厘米,表面淡黄色,半透明,有明显纵皱,上端有棕色横纹。细支根及须根均已除去。质硬而脆。断面平坦,透明角质状。气香,味苦。

移山参:体形似野山参,但主根下部往往较肥大,纹粗而浅,常延续到主根中部,须根珍珠点较少。

朝鲜人参:产于朝鲜的人参,习称朝鲜人参,又名别直参、高丽参。商品有朝鲜红参、朝鲜白参之分,而以红者为优。

朝鲜红参:加工法与国产红参相同。体较足壮,上生双马蹄芦与肩齐,单芦的名“独碗芦“,中部皆深陷,边缘甚整齐,质坚硬。主根长约6-10厘米,直径约1-2厘米。表面红棕色,有顺纹,上部或显黄衣,全体显纵棱。支根多弯曲交叉。质坚体重。断面角质发亮,有菊花纹。香气浓厚,味甘微苦。

朝鲜白参:芦头与园参相似,体呈圆柱形。表面黄白色,有浅棕色细纹。须根大部除去,质松泡。断面有圆心。稍有香气,味甘微酸。

人参的附方

四君子汤: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基本中草药为主的古方剂,主治脾胃气虚。该方为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基础方。方以人参为君,甘温益气,大补脾胃之气。臣以白术,健脾燥湿,既助人参补脾胃之气,又增强脾之运化。佐以茯苓,其味甘以健脾,淡以渗湿。炙甘草为佐使,既助参、术补中益气之力,又兼调和诸药。

常用于慢性胃炎、胃肠神经症、胃肠功能减弱、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等,证属脾胃虚弱者。

里中丸:

方以人参、干姜、白术、炙甘草组成。干姜为君,温助脾阳,祛散寒邪。人参为臣,补脾益气。干姜与人参相配,温补并用,正合脾胃虚寒之机。干姜与白术相配,温燥相合,温中健脾燥湿,使脾胃升降复其常。佐使炙甘草,用量与诸药相等,一助人参、白术补脾益气;二与干姜相配,辛甘养阳,以增强温阳散寒之力;三缓急止腹痛;四调和诸药。本方温补并用,温中寓补,兼以燥湿。

常用于急性胃肠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肠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等,证属于脾胃虚寒者。

人参的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用于急救

大剂量的人参(0.3-1两)煎服或炖服,或以人参注射液(每ml含生药0.57g)2-4ml行肌肉或静脉注射,可用于心原性休克的急救,或其它一时极端垂危的病人;人参与附子合用可以救治亡阳虚脱。

2.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

人参对于高血压病、心肌营养不良、冠状动脉硬化、心绞痛等,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以减轻各种症状,人参对不正常的血压具有调整作用,或认为不同的剂量可以出现不同的作用:小剂量能提高血压,大剂量能降低血压。成人1日的常用量为0.2-3钱;人参浸膏(每ml等于1克生药),每次服20-40滴,日服2-3次;人参酊(含量10%),每次5ml,日服2-3次;人参粉,每次3-5分,日服2-3次。

3.对胃和肝脏疾病

对慢性胃炎伴有胃酸缺乏或胃酸过低者,服人参后可见胃纳增加,症状减轻或消失,但对胃液分泌及胃液酸度无明显影响。也有报告称人参可使慢性胃炎病人胃痛消失,食欲增强,大便正常,胃液总酸度增加。对于急性传染性肝炎,在一定的治疗条件下,服用人参对于防止转变为慢性肝炎似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4.治疗糖尿病

人参能改善糖尿病人的一般情况,但不改变血糖过高的程度。或谓人参可使轻型糖尿病患者尿糖减少,血糖降低40-50mg%,停药后仍可维持2周以上;中等度糖尿病人服人参后,虽然降低血糖作用不明显,但多数全身状况有所改善,如渴感、虚弱等症状消失或减轻;某些患者服人参后可减少胰岛素的用量。

5.对于精神病

人参对无力型和无力一抑郁型精神病,无论其病因如何(精神分裂症、中毒或传染病引起的精神病、退化性精神病等),似均有治疗作用。也有认为,人参口服对器质性神经疾患仅能改善病人的一般主观症状,而无客观的明显治疗作用。

6.治疗神经衰弱

人参对神经系统有显著的兴奋作用,能提高机体活动能力,减少疲劳;对不同类型的神经衰弱患者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使病人体重增加,消除或减轻全身无力、头痛、失眠等症状。

7.治疗阳萎

人参在中药里,一般用作强壮剂,可以补养元气;近人的研究,证明它有增强性腺机能的作用。人参酊对于麻痹型、早泄型阳萎有显著的疗效,但对精神型无效;对因神经衰弱所引起的皮层性和脊髓性阳萎也有一定治疗效果。

5.其他

人参还有提高视力及增强视觉暗适应的作用。与其它药物合用,还可以治疗多种疾病。但临床上对于实症,如由于突然气壅而得的喘症,由于燥热引起的咽喉干燥症,一时冲动引发的吐血鼻衄等,均忌用人参。

扩展阅读:扭肚藤 | 独脚金 | 倒扣草 | 贯众 | 藏菖蒲 | 

点击加载更多

人参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人参图谱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