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360 > 中医养生 > 正文

百日咳应如何治疗 百日咳的治疗方法

来源:中药360

咳嗽十余日,日渐加重,且成阵发性咳嗽,偶遇哭闹及饭后则阵咳尤剧,甚则呕吐食物,或咳带粘液痰,剧咳发作之时,连续呛咳,面红憋气几至妨碍呼吸,涕泪交流,极为痛苦。常于睡中咳醒,即须坐起,待阵咳平息,方能就寝,因而睡眠不足,饮食失调,大便干,小便黄。舌苔腻,脉弦滑。

辩证立法:咳为阵发,面红憋气,甚则呕吐,痰稀有泡沫,眼睑浮肿,均是百日咳征象。痰浊壅盛,肺失肃降。拟以清肺化痰为法。

处方:炙前胡3g 炙白前3g 苦桔梗3g 白杏仁5g

紫苑3g 炙苏子3g 炙甘草1.8g 莱菔子3g

茯苓5g 云茯神5g 炙麻黄0.6g 酒黄芩5g

赭石5g(包煎) 旋覆花3g(包煎)

二诊:药服3剂,仍咳,只是次数减少,阵咳时呕吐。

处方:前方去酒黄芩,加紫苏叶2.5g、北沙参3g、化橘红3g、陈橘络3g,再服3剂。

三诊:咳嗽次数减少,仍是阵咳状态,咳剧时呕吐。

处方: 炙麻黄0.6g 南沙参3g 北沙参3g 苦桔梗2.5g

炙前胡3g 炙白前3g 白杏仁5g 白芥子1.5g

炙紫苑3g 炙苏子3g 炙甘草1.5g 莱菔子5g

紫苏叶2.5g 款冬花3g 生石膏6g

第三诊方连服6剂,只有微咳,未再服药即愈。

解读

百日咳中医谓之“顿咳”“鹭鸶咳”“疫咳”等病名,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多在冬春季节发病,好发于5岁以下的幼儿。临床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和痰咳后伴有特殊的吸气性回声为特征。由时行疫毒犯肺,以致肺气不宣,气郁化热,酿液成痰,阻于气道,气机上逆而成。剧咳伤及肺络,遂有咯血。初期邪袭肺卫,宜辛温化痰,顺气降逆;中期邪热恋肺,宜清热宣肺;日久肺脾气虚,宜兼顾肺脾。施师临证,习用麻杏石甘汤合三子养亲汤,再加西洋参或南、北沙参之类效果良好,服药后阵咳次数逐渐减少、痊愈。本案患儿之母,后来诊病时云:第三诊方连服6剂,只有微咳,未再服药即愈。

炙白前—炙前胡

白前清肃肺气,降气化痰;用前胡宣散风热,降气消痰。白前重在降气,前胡偏于宣肺。二药配伍,一宣一降,使肺之宣降功能恢复正常。

茯苓—茯神

茯苓甘平,色白入肺,其气先升后降,功专益脾宁心,利窍除湿;茯神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菌核中间天然抱有松根的白色部分,甘淡性平,善走心经而宁心安神。茯苓以通心气于肾,使热从小便出为主,茯神以导心经之痰湿而安魂宁神为要。二药参合,协同为用,通心气于肾,令水火既济,心肾相交而宁心安神。

炙麻黄—白杏仁

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入肺、膀胱经。本品中空而浮,长于升散,既能发汗散寒而解表,又能散风止痒、散邪透疹,还能宣肺平喘、利尿消肿。秘制后可减弱发汗之力,而有增强止咳润肺定喘之效。杏仁味苦性温,色白入肺,降气止咳。麻黄以宣肺定喘为主,杏仁以降气止咳为要,二药伍用,一宣一降,宣降合法,肺气通调,止咳平喘益彰。

旋覆花—代赭石

代赭石苦寒,清热泻火,重镇降逆,既能镇胃降气而止呕,又能平肝熄风、镇肝降压;旋覆花咸寒,消痰平喘,降气止呕。旋覆花以宣为主,代赭石以降为要。二药配伍出自《伤寒论》旋覆花代赭石汤。治伤寒发汗,若吐、下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古人谓:气下则痰喘止。故可用于治疗咳嗽痰喘和肺心病之咳喘。

炙紫苑—炙苏子

紫苑以润肺为主,紫苏子以降气为要,二药伍用,一润一降,化痰止咳,下气平喘、利气宽膈的力量增强。

莱菔子—白芥子

白芥子又名辣菜子。辛散温通而利气,既能温肺开胃、利气祛痰、消肿止痛,又能温通经络、理气散结,祛经络之痰。

朱丹溪说:“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外,非白芥子莫能达,古方控涎丹用白芥子正此意也。”

莱菔子辛平、长于顺气开郁下气定喘,消食化痰,消胀除满。二药配伍,相互促进,利气消食祛痰止咳,降气平喘之力增强。

南沙参—北沙参

《本草求真》云:“沙参有南、北两种,北沙参质坚性寒,南沙参体虚力弱。”沙参古无南北之分,至清代《本草纲目拾遗》始分南、北两种。北沙参质坚力强,二药伍用,互相促进,养阴生津、清热止咳、润肺止咳的力量增强。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8种食物健康吃法 卷心菜烹调要加盐

中国当代名中医—孙益武

中医旷世奇才一一刘月庭

如何摆脱亚健康的生活习惯 亚健康是怎么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