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骨质疏松症状
骨质疏松的膳食疗法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发的一种疾病。有资料显示,45岁以上的妇女,近三分之一的妇女患有轻重不同的骨质疏松;75岁以上的妇女,骨质疏松的发病率达到90%以上。骨质疏松除了会导致骨痛和抽筋外,还会导致骨头的脆性增加,更容易造成患者骨折。所以,得了骨质疏松不要掉以轻心,千万要去医院积极地配合诊断和治疗。
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人体骨质的丢失与肾虚有很大关系。根据造成骨质疏松的不同原因,中医将骨质疏松分为肝肾阴虚型骨质疏松和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
肝肾阴虚型骨质疏松的主要特征是骨质疏松,腰膝隐痛酸软,足跟痛,腿肚子抽筋,劳累后加重,头晕耳鸣,手脚心发热,心情比较烦躁,盗汗,舌质偏红。针对这种病症,可以吃些补益肝肾、滋阴养血的食物来辅助治疗,像桑葚子、枸杞子和黑米等。
桑葚枸杞黑米粥对于治疗肝肾阴虚型骨质疏松有很好的辅助作用。桑葚有补虚益气、养肝明目的功效;枸杞也有很强的生精补髓、滋阴补肾功效;古代医学典籍记载黑米具有“滋阴补肾,健身暖胃,明目活血”的功效。因此桑葚枸杞黑米粥是骨质疏松患者难得的食疗佳品。
桑葚枸杞黑米粥
原料:桑葚子30克,构杞子30克,黑米100克。
方法:1.将1000毫升水旺火烧开,加入洗好的黑米。
2.待水再次烧开后,加入桑葚子和枸杞子,转用文火慢熬。用法:每周2~3次。
功效:补中益气,滋补肝肾。
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羊骨粥
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的主要症状有骨质疏松,怕冷,手脚冰凉,腰膝酸软,在寒冷的环境下会加重,小腿肚抽筋,脸色苍白,精神不振,大便不成形,夜尿频繁,舌头偏胖,舌质偏淡。
因此在诊治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时应注意温肾阳,健脾胃。在选择食物上,要注意选择性质温热,具有补益肾阳、温脾阳作用的食物,如籼米、狗肉、羊肉、鸡肉、猪肚、淡菜、韭菜、辣椒、刀豆和肉桂等。
羊骨粥对于治疗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有很好的辅助治疗的作用。羊骨粥的主要用料是羊骨和粳米。《本草纲目》中记载,羊骨具有“补肾虚,通督脉”的作用。粳米具有健脾胃、补中气和养阴生津的作用。
得了骨质疏松症后,除了要进行积极治疗,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外,还要多进行户外运动,户外运动对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具有同样积极的作用。
羊骨粥
原料:羊骨250克,粳米100克,精盐、味精、姜丝适量。
方法:1.取新鲜羊骨,洗净捶碎,加水煎汤。
2.待水再次烧开后,转用文火慢熬,然后加入粳米和姜丝。
3.当粥快熬好时,用精盐、味精调匀即可。
用法:每周3~4次。
功效:补益肾阳、温补脾胃。
注意:上火便秘者禁服。
二粥-一汤防骨刺
骨质增生并不一定是一种疾病。有时候它只是人体骨骼为了适应某些的用力特点、习惯性姿势或者某些损伤等发生的特殊变化,维持人体新的平衡而产生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如果骨质增生没有造成任何不良症状就不需要治疗,因为人每处骨质增生的生长都是有限度的,不可能无穷无尽地发展下去。对于老年人来讲,随着体质的虚弱和关节润滑度的下降,增生的骨质可能会磨损关节,引起疼痛、肿胀、活动不便等一系列症状,这时就需要治疗了。
中医认为肾主骨,骨骼与肾的关系密切,此外,淤血滞留关节或者风寒湿痹的侵袭等也可能引发骨质增生的疼痛。根据引起骨质增生疼痛的原因,中医将骨质增生分为风寒湿痹型骨质增生、气滞血淤型骨质增生和肾阳虚弱型骨质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