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360 > 中医养生 > 正文

身体状况看脸就知道 正确养生原则

来源:中药360

3.顺时养生:

古人认为,天有四时气候的不同变化,也就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或是太阳下山就睡觉、太阳升起就起床。一般人如果能顺应这样的规律作息,就容易达到健康的境界,这也就是“顺时养生法”的主要精神。当生理时钟错乱时,就会影响身体荷尔蒙的分泌,引发多种疾病,甚至让血压飙升,最终将严重危害心血管功能。而从中医的观点来看,晚上11点至凌晨3点,营气流经中医的胆、肝系统,此时身体如果能完全得到休息,就能修复肝功能、恢复体力和思考能力。此外,古代中医也认为,如果人体的五脏六腑、阴阳气血的运行,都能与四时相适应,就有助于健体防病。否则,逆春气易伤“肝”、逆夏气易伤“心”、逆秋气易伤“肺”、逆冬气易伤“肾”。

4.静神养生:

这里面包括了精神心理、情趣爱好,以及道德品质调养等方面,更融合了传统中医、宗教和民俗文化等相关内容。中医所谓心藏神的“神”,指的是人体高级中枢神经的机能活动,主宰了整个人的生命状态。一旦人们能够保持神气清静、心理平稳,就能够达到“保养元气,使五脏安和”的境界,并有助于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和延年益寿。相反的,如果违背了这样的目标,则“大怒”会伤肝、“过喜”则伤心、“忧思”会伤脾、“过悲”则伤肺、“惊恐”易伤肾,进一步将诱发种种身心疾病。

5.修身养生:

里面包括了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行为的调养。中医向来就认为,情绪过度起伏,尤其是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会损害身体健康。所以,养生最重要的一步,就要先从“养心”开始做起。平日应排除各种妄念,多说好话、多行善事、不计较、不怨恨、少生气,如此一来,身体才可能趋向健康。

6.调气养生:

古人认为,人体的气有“化生”精血、“防御”病邪、“推动”机体功能、“固摄”脏腑津液、“营养”全身组织、以及“温煦”产生热量等作用。而当人体内部营养失衡、劳逸失当、情志失调、病邪夹击等诸多因素之下,将会导致人体气血的虚、陷、滞、逆等症候,进而使机体发生病理性变化。所以,古人通常会透过“慎起居、顺四时、戒过劳、防过逸、调饮食、和五味、调七情、省言语、习吐纳、行导引”等一系列措施,调养人体元气,以达到“祛病延年”的目标。

7.进补养生:

除了传统中医在气血津液严重衰弱不足时会使用滋补药物,来调理阴阳、补益脏腑、滋养精血外,从“医食同源”的角度出发,饮食与各种药材的适当搭配,不但可祛病、防病,更有合理进补及强身的功效。一般来说,进补养生也会同时考虑“顺应四时”,例如冬天进行“温补”、夏天“凉补”。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8种食物健康吃法 卷心菜烹调要加盐

中国当代名中医—孙益武

中医旷世奇才一一刘月庭

如何摆脱亚健康的生活习惯 亚健康是怎么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