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在所有草药中,艾草出现的频率并不是最高的,也并非什么珍稀药材,但正因其不甚珍奇却可治众病,故而成为寻常百姓之家所必备的常用药。根据中医药文献,艾的用法主要有四:一是煮汤剂或作药丸内服;二是广泛用于艾灸,与针灸、石砭并列,为中医重要外科治疗方法之一;三是烧艾烟熏毒虫和驱除瘟邪之气;四是用于煎汤洗浴,驱寒祛毒。加之艾草气味芳香,形色可玩,成为端午节物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洗艾水澡也成为古代端午节的一个重要的活动。
史载每逢瘟疫之年,都是艾叶丰产之季,这是大自然赐予人类抵御病邪的武器,可谓天赐良药。中医传统强调“治未病”,薰洗艾叶便是其中一种有效方法。我国自古民间就有五月初五,挂艾叶、悬菖蒲、洒雄黄、洗艾浴的习俗,特别是在许多地区新生儿及产妇也要用艾叶水洗澡,这些习俗一直流传至近代。艾叶杀菌消毒、洁净空气,对预防疾病的传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曾在欧洲导致超过百万甚至千万人死亡的流感大流行,为什么在中国没有出现过呢?这里面的因素很多,但可以肯定,我国民间广泛流行的端午节挂艾叶、熏艾烟、洗艾澡的习俗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
洗艾澡实际上是药浴疗法的一种,药浴疗法的应用,最早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那时在宫廷中已出现了药浴,战国时期,士大夫们已盛行用兰草、艾叶等香料香药煎煮沐浴,以达到芳香爽身保健作用。作为医药著作最早记载药浴疗法的是《黄帝内经》和《五十二病方》。《伤寒杂病论》运用百合洗方和苦参汤局部洗浴治疗百合病和狐惑病,是较早运用于临床的药浴疗法成功范例。《刘涓子鬼遗方》用当归、川芎、甘草、乌药等煎水洗溻治阴中生疮。《千金方》、《本草纲目》、《外科正宗》等书更加推广了药浴疗法的应用。
清代药浴法较为成熟和完善,著名的外治专著《理渝骈文》记载的药浴疗法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科,其药浴种类极为丰富,艾叶也已广泛地用于药浴疗法中。药浴疗法治病的机理是:中草药经过煎煮,有效成分充分溶解在水中或散发在水蒸汽中,药液洗浴皮肤时,药物成分或者直接作用于人体表面,发挥药物的直接治疗作用;或者经皮肤吸收,渗透进人体内发挥治疗作用;或者药物挥发性成分及含中药成分的水蒸气直接进入鼻粘膜被吸收而发挥治疗作用的。
药浴疗法中常用的中草药多有杀菌、杀虫、消炎、消肿、止痛、止痒、活血化瘀、美容等作用,有些病变部位正是与药浴治疗接触的部位,如皮肤病、肛肠病、外阴疾病、眼病、跌打损伤、痈疽疮疡等的病变部位在体表肌肤或粘膜,选择对症的中草药浸泡、熏洗、沐浴,药物直接接触病灶,发挥治疗作用。由于这些病外部症状明显,局部症状突出,外治较内服药更加直接便捷。同样道理,对于保养皮肤、头发,一些美容美发美肤的中药配方,在与皮肤、毛发接触过程中也发挥了相应的作用。这种给药途径直接、疗效好、毒副作用少又不痛苦的疗法,颇受欢迎。而艾叶就是这种疗法中最为常用的药材原料。洗艾叶浴特别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其独到之处。
艾叶浴特别适合于脚部
艾叶泡脚不仅可以防治感冒、失眠,消除疲劳,还可消除脚底真菌,去除脚臭、脚气,令脚部皮肤细腻光滑。经常用艾叶泡脚可以有效缓解上述不适,还可以调节内分泌,安神益气,增强免疫力,美颜健体。对于很多女性朋友的寒气过重,宫冷,月经过多,月经不调,经腹冷痛用艾叶煎水泡脚都有很好的缓解和保健作用。
艾叶浴在民间应用也是十分普遍,大部分地区流行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在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故乡湖北蕲春县即有很多用艾叶浴的习惯,如在婴儿出生后第三天要洗一次艾水澡,并将艾绒少许敷囟门和肚脐上,可以预防感冒鼻塞或感染其他疾病。产妇在产后三天和满月,都要进行一次艾汤沐浴,用以消毒辟秽,温运气血,可以预防产后体弱多受病。成年人一旦感受风寒咳嗽,用艾一把煎汤洗脚,同时用艾叶七至九片,葱三至五根,煎汤温服取汗,即可告愈。皮肤瘙痒、湿疹、疥癣之类皮肤病,用干艾叶煎水洗患处,每天早晚各洗一次,洗后用艾叶药渣敷于患处20~30分钟,效果很好。
笔者对艾叶情有独钟,研究应用几十年,并编写出版《艾叶》专著,也是得益于艾叶浴的奇特功效的。在我的《艾叶》一书的前言中有这样一段记述:艾叶,可以说是笔者认识最早的中药,因为在笔者的家乡有“户户种植,家家收藏”艾叶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