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Viralhepatitis)是指由甲、乙、丙、盯戊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肝炎。临床上不同型病毒引起的肝炎各有特点,但急性活动时基本症状相似。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肿大、肝功能损害、部分病员出现黄疸。重症者黄疸进行性加深,极度乏力、腹胀、腹水、少尿、脑水肿、出血、肝昏迷等。
症状:(1)潜伏期:甲型肝炎一般为30日,乙型肝炎60~90日最常见,丙型肝炎有长(4~8周)、短(2~4周)两型,丁型肝炎潜伏期未定,戊型肝炎为40日。
(2)临床各类型表现:①急性黄疸肝炎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起病急,畏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上腹胀、肝区痛、时有腹泻,尿色加深约1周左右,症状似有所改善,但此时巩膜可出现黄疸,皮肤瘙痒,肝肿大伴压痛,部分病员伴轻度脾肿大。病情约持续2~6周左右,以后逐步改善,乏力及食欲不佳明显好转,肝功能日趋正常,体力逐步恢复。在上述病程中出黄疸者急性黄疸型肝炎,如始终不出现黄疸,并且临床症状略轻的患者,为患急性无黄疸型肝炎。②胆汁淤积型肝炎,亦称毛细胆管型肝炎:可以急性起病,主要表现较长期的肝内梗阻性黄疸,如黄疸、皮肤瘙痒、大便色如白陶土、尿色深如红茶、心动过缓、血胆固醇、血碱性磷酸酶升高,但体检、B超甚至CT检查均可排除肝外梗阻性黄疸、肝功能ALT轻度~中度升高、凝血酶元时间基本正常、血清白蛋白不下降。患者一般临床状况良好。③重症肝炎:包括急性重症肝炎,亦称暴发型肝炎:起病急剧,于10日内出黄疸,迅速加深,肝脏萎缩,出血倾向,中毒性肠麻痹,腹水,肝臭,急性肾功能不全,肝昏迷,脑水肿和脑疝等肝衰竭症群,病程不超过3周,死亡率高。有的甚至黄疸来不及加深已出现肝昏迷,出血,肝萎缩死亡。还有亚急性重症肝炎,又称亚急性肝坏死:起病方式与急性黄疸型肝炎相似,但于10日以上出现肝衰竭症群,如深度黄疸、ALT值下降、出现胆酶分离、腹水、少尿、肝臭、中毒性肠麻痹、肝昏迷、出血、急性肾功能不全、凝血酶元时间大于20秒等。病程较长、可达数月之久。再有慢性重症肝炎:过去有慢性肝炎病史、本次发作病情进展至亚急性重症肝炎样表现,及肝功能损害者属此型。④慢性迁延型肝炎:肝炎反复发作病史超过半年,每次发作出现乏力食欲不佳、消化道症状、肝区不适、低热但肝功能损害不严重、主要是谷丙转氨酶(即SGPT,或ALT)反复波动,其他肝功能项目基本正常或轻度受损。其中部分病人可演进成慢性活动型肝炎。⑤慢性活动型肝炎:肝炎反复活动超过半年、发作时肝炎症状明显、乏力、纳差等,肝质地中度以上,部分病人可不同程度肝硬化症状及体征,例如伴有蜘蛛痣、肝掌、毛细血管扩张、肝病面容等。肝功能损害除ALT升高外,絮状浊度试验阳性,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倒置,黄疸等。部分病人伴有肝外表现,如关节炎、肾炎、肾小近性酸中毒、口眼鼻干燥综合征、糖尿并血中可找到狼疮细胞肝病理切片可见有桥形坏死、碎屑样肝坏死、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新生肝假小叶形成等。
(3)五种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的特点:甲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常无症状。有症状主要是患急性黄疸型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与淤胆型肝炎者,急性重症或亚急性重症者较少见。甲型肝炎往往无慢性病例和病毒携带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表现为病毒携带者或各型肝炎,以引起重症肝炎及慢性肝炎较为突出。丙型肝炎即经体液、输血、传播的一种非甲非乙型肝炎,本型表现与乙型肝炎相似但较轻,而慢性型发生率较高,其中一部分进展至慢性活动型肝炎肝硬化,个别可恶变为肝癌。丁型肝炎delta病毒引起的肝炎,该病毒是一种缺损病毒,必需与乙肝病毒共生才能复制。临床上与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引起病情加重,从而形成重症肝炎。慢性丁肝病毒感染易导致肝硬化。戊型肝炎系经粪一口传播的一种非甲非乙型肝炎,本型类似甲型肝炎,但病情较重,在青年男性中病情较轻,而在妊娠后期孕妇中感染则病死率颇高,本型一般较少转变为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