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的功效:
珍珠是一种古老的有机宝石,产在珍珠贝类和珠母贝类软体动物体内,由于内分泌作用而生成的 含碳酸钙的矿物(文石)珠粒,是由大量微小的文石晶体集合而成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中药大辞典》均指明:珍珠具有安神定惊、明目去翳、解毒生肌等功效,现代研究还表明珍珠在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祛斑美白、补充钙质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作用。
梁代陶弘景在《本草经集》中说,珍珠“有治目肤翳,止泄”等作用。唐代的《海药本草》认为,珍珠可以明目、除晕、止泄。在元朝,商人们常在水中加蜜糖和珍珠粉饮用,认为它既可以滋补,又可以防暑。元好问在《续夷坚志》中记载:“洮水冬日结小冰……圆洁如珠……盛夏以蜜水调之,加珍珠粉。”
明代李时珍更加重视珍珠的药理作用,认为珍珠的药效在美肤,因而在《本草纲目》中特别写道:“珍珠味咸甘寒无毒,镇心点目;珍珠涂面,令人润泽好颜色。涂手足,去皮肤逆胪;坠痰,除面斑,止泻;除小儿惊热,安魂魄;止遗精白浊,解痘疗毒。……令光泽洁白”等。同时,它还记载了珍珠药用的多种方法。
珍珠
明代陈继儒转引《独异志》说,唐武宗李炎在位时,宰相李德裕以珠宝粉、雄黄、朱砂煎汁为羹,每食一杯约耗钱三万,过三煎则弃其渣。当时流行炼丹术,人们认为,珍珠粉、雄黄等物,经过提炼后服用可长生不老,鹤发童颜。
安神定惊,清热滋阴,明目,解毒。
1.镇心定惊,适用于惊悸怔忡、癫痫惊风。
2.清肝除翳明目,用治目赤肿痛、翳膜遮睛等眼科疾病,多外用。
3.收敛生肌,适用于咽喉腐烂、口舌生疮、溃疡久不收口,宜外用。
珍珠的化学组成为:CaCO3(碳酸钙)91.6%、H2O和有机质各4%、其他物质0.4%。
并含有多种氨基酸:亮氨酸(Leucine),蛋氨酸(Methionine),丙氨酸(Alanine),甘氨酸(Glyc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天门冬氨酸(Aspartic acid)等。另外,还含有30多种微量元素、牛磺酸、丰富的维生素、肽类。
珍珠的作用:
珍珠镇心安神,养阴熄风,清热坠痰,去翳明目,解毒生肌。治惊悸,怔忡,癫痫,惊风搐搦,烦热消渴,喉痹口疳,目生翳障,疮疡久不收口。
1.珍珠治大人惊悸怔忡,癫狂恍惚,神志不宁,及小儿气血未定,遇触即惊,或急慢惊风,搐搦:真珠一钱(研极细末),茯苓、钩藤、半夏曲各一两,甘草、人参各六钱(同炒黄,研极细末)。总和匀,炼蜜丸龙眼核大。每服一丸,生姜汤化下。(《本草汇言》)
2.珍珠治小儿惊哺及夜啼不止:真珠末、伏龙肝、丹砂各一分,麝香一钱。同研如粉,炼蜜和丸如绿豆大。候啼即温水下一九;量大小,以意加减。(《圣济总录》真珠丸)
3.珍珠治小儿中风,手足拘急:真珠末(水飞)一两,石膏末一钱。每服一钱,水七分,煎四分,温服,日三。(《圣惠方》)
4.珍珠治风痰火毒、喉痹,及小儿痰搐惊风:珍珠三分,牛黄一分。上研极细,或吹或掺;小儿痰痉,以灯心调服二、三分。(《医级》珠黄散)
5.珍珠治口内诸疮:珍珠三钱,硼砂、青黛各一钱,冰片五分,黄连、人中白各二钱(煅过)。上为细末,凡口内诸疮皆可掺之。(《丹台玉案》珍宝散)
6.珍珠治眼久积顽翳,盖覆瞳人:真珠一两,地榆三两(锉)。以水二大盏,同煮至水尽,取出真珠,以醋浸五日后,用热水淘令无醋气,即研令极细。每以铜箸,取少许点翳上,以瘥为度。(《圣惠方》)
7.珍珠治风热眼中生赤脉,冲员黑睛,及有花翳:真珠一分,龙脑半分,琥珀一分,朱砂半分,硼砂二豆大。同细研如粉。每日三、五度,以铜箸取少许,点在眦上。(《圣惠方》真珠散)
8.珍珠治一切诸毒疽疮,穿筋溃络,烂肌损骨,破关通节,脓血淋漓,溃久不收之证:真珠一钱(研极细末),胞衣一具(烘燥,研极细末);白蜡一两,猪脂油一两,火上共熔化,和入 胞衣末、真珠末,调匀。先以猪蹄汤淋洗毒疮净,将蜡油药,轻轻敷上,再以铅粉麻油膏药贴之。(《本草汇言》油蜡膏)
9.珍珠治下疳皮损肉烂,痛极难忍,及诸疮新肉已满,不能生皮,又汤泼火烧皮损肉烂,疼痛不止者:青缸花五分,珍珠一钱(研极细),真轻粉一两。上三味共研千转,细如飞面。凡下疳初起皮损,搽之;腐烂疼痛者,甘草汤洗净,猪脊髓调搽;如诸疮不生皮者,用此干掺。又妇人阴蚀疮,亦可搽。汤泼火烧痛甚看,用玉红膏调搽之。(《外科正宗》珍珠散)
10.珍珠治发斑:珠子七个研碎,用新水调匀服之。(《儒门事亲》发斑药)
注意:
1.《海药本草》:真珠不药,须久研如粉面,方堪服饵。研之不细,伤人脏腑。
2.《宝庆本草折衷》:娠妇忌服。
3.《本草经疏》:病不由火热者勿用。
4.《本草新编》:疮毒若内毒示净,遽用真珠以生肌,转难收口。
①《本草经集注》:治目肤翳。
②《药性论》:治眼中翳障白膜。亦能坠痰。
③《海药本草》:主明目,除面皯,止泄。合知母疗烦热消渴,以左缠根治小儿麸豆疮入眼。
④《日华子本草》:安心、明目。
⑤《本草衍义》:小儿惊热药中多用。
⑥《纲目》:安魂魄,止遗精、白浊,解痘疔毒。
⑦《本草汇言》:镇心,定志,安魂,解结毒,化恶疮,收内溃破烂。
⑧《本经逢原》:煅灰入长肉药及汤火伤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