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川芎
【别名】山鞠穷、芎?、香果、胡?、马衔芎?、雀脑芎、京芎、贯芎、抚芎、台芎、西芎,为伞形科草本植物川芎的根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化学成分】 含生物碱、阿魏酸等酚性物质,还有、川芎酚、双藁本内酯,川芎嗪,盐酸三甲胺、盐酸胆碱等。 此外,川芎根茎尚含中性油,其成分为十五、十六、十七、十八烷酸乙酯,异十七、异十八烷酸乙酯和异十七烷酸甲酯。
【药物形态】
本品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直径2~7cm。表面黄褐色,粗糙皱缩,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凹陷的类圆形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小瘤状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黄自色或灰黄色,散有黄棕色的油室,形成层环呈波状。气浓香,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微回甜。
【药效鉴别】 本品为重要的活血止痛药。“走而不守”。活血而兼能行气开郁,为“血中气药”。“能通周身血脉”,“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活血止痛而能祛散外风,尤长于止头痛。川芎炒去油,生用痹痛攻。
【用法用量】
3——10g,水煎服。或研末服。
1.偏头痛:用川芎,白芷,炙远志各50g、冰片7g,共研末,用纱布包少许药末塞鼻,右侧头痛塞左鼻,左侧头痛塞右鼻。
【功效与作用】
1.活血行气:用于血瘀气滞的月经不调如月经后期限、痛经、经闭,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的作用,故前人称“血中气药”。常与当归相须为用,以增强活血、行瘀、止痛之效,如<血府逐瘀汤>。
2.祛风止痛:用于感受风邪(感冒)引起的头痛、身痛及风湿痹痛等,如(<和剂局方>川芎茶调散)、(羌活胜湿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