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山豆根
【拼音名称】Shan Dou Gen
【别名】山大豆根、黄结、苦豆根。原植物广豆根又名:柔枝槐。
【科属】为双子叶植物药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及根茎
【产地】分布中国南部。主产广西
【性味归经】苦,寒;有毒。归肺、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利咽
【中成药】共有 56 种中成药使用山豆根: 参莲胶囊 喉疾灵胶囊 桂林西瓜霜含片 桂林西瓜霜胶囊 伤科灵喷雾剂 忍冬感冒颗粒 速感宁胶囊 清热暗疮片 清热暗疮丸 双料喉风散等。
【应用】
用于火毒蕴结,咽喉肿痛,齿龈肿痛。本品苦寒,功善清肺胃实火,解热毒、利咽消肿,故可用于火毒蕴结诸证。治疗咽喉肿痛,可单用品或与桔梗、栀子、连翘同用;治疗乳蛾喉痹,可与射干、天花粉、麦冬同用;治疗胃火牙痛,可与石膏、升麻、黄连同用。
此外,本品还可用于湿热黄疸、肺热咳嗽、痈肿疮毒等证。
【用法用量】煎服,3~6g,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本品有毒,过量服用易引起呕吐、腹泻、胸闷、心悸等,故用量不宜过大。脾胃虚寒者慎用。
【采收加工】4~5月或8~9月间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晒干。
【炮制工艺】拣净杂质,粗细分档,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切片,晒干。或除去残茎及杂质,浸泡,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生物碱及黄酮化合物。生物碱有苦参碱、氧化苦参碱、臭豆碱和甲基金雀花碱等;黄酮类化合物包括柔枝槐酮、柔枝槐素、柔枝槐桐色烯、柔枝槐素色烯。其他尚含有紫檀素、山槐素、红车轴草根苷。
2、药理作用:本品有抗癌作用,所含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对实验性肿瘤有抑制作用。有抗溃疡作用,能抑制胃酸分泌,对实验性溃疡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霍乱弧菌、麻风杆菌、絮状表皮廯菌、白色念珠菌以及钩端螺旋体均有抑制作用;本品所含臭豆碱、金雀花碱能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氧化苦参碱和槐果碱有较强的平喘作用;此外,本品还有升高白血球、抗心律失常作用、抗炎作用以及保肝作用。
【临床应用】
1、用山豆根、桔梗各4.5g,生甘草3g,治疗小儿寻常型银屑病有效。(《北京中原》1990,2:23)
2、喉痛方治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属实热证者有效。组方:山豆根9g、射干9g、桔梗6g、牛蒡子6g、生甘草3g。水煎服。(选自《中药临床应用》)
【茶疗食谱】
1、山黄茶
[材料]山豆根1g、大黄0.3g、升麻3g、绿茶3g。
[做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效]清热泻火。
[用途]热壅咽喉闭塞肿痛或溃疡,口舌生疮。
[养生提示]来源于《仁斋直指方》。
2、山冬茶
[材料]豆根1g、麦冬3g、射干3g、天花粉3g、甘草5g、绿茶3g。
[做法]用300ml水煎煮山豆根、麦冬、射干、天花粉至水沸后,冲泡甘草、绿茶5~10分钟即可。可加适量白糖。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功效]清热泻火,解毒利咽。
[用途]风寒壅遏留连咽喉发肿;口腔溃疡;疮疡。
[养生提示]来源于《慈幼新书》。
3、山紫茶
[材料]山豆根1g、紫苏叶3g、绿茶3g。
[做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清热宣肺。
[用途]咽喉上膈热毒壅滞所致喘痰黄稠;淋巴结发炎。
[养生提示]来源于《仁斋直指方》。
4、山青茶
[材料]山豆根1g、大青叶3g、甘草3g、绿茶3g。
[做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效]清热解毒。
[用途]肺热咳喘。
[养生提示]传统茶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