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球防风
(《滇南本草》)
【异名】绣球草、蜜蜂草、紫药(《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绣球防风的全草。
【植物形态】绣球防风
一年生草本,高30~140厘米,全体密被污黄色倒向长毛。茎直立,略带方形,上部多二歧分枝。叶对生,披针形,长5~10厘米,宽1.5~2厘米,具疏锯齿,上面暗黄绿色,下面稍淡,厚纸质;具短柄。花轮生于茎顶叶腋内;总苞片极多数,线形;萼管状钟形,先端10齿裂,裂片线形,绿白色,有脉10条,沿脉及裂片上均被长毛;花冠藏于萼内,2唇,上唇全缘,头盔状,下唇平坦,3裂,外面均被毛;雄蕊4,下面2枚较长,花药背着,橙黄色,花后转红色;子房4裂,花柱柱状,柱头2裂。小坚果4枚,卵状,长3毫米,果皮黑褐色而光亮,萼宿存。花期秋季。
生于山谷附近荒坡草丛中。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本植物的根(绣球防风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开花时采收,切成长约1厘米的小段,晒干。
【药材】干燥全草,茎略带方形,黄绿色,密被污黄色长硬毛,切面中心髓部似通草样。叶绿色,多破碎,两面被毛,边缘有锯齿,花轮生于叶腋,如球状,直径约1.5~2.5厘米;苞片多数,花萼钟形,花冠唇形,多干缩。气无,味辛苦。以色绿不带根者为好。
产于云南。
【性味】苦辛,凉。
①《滇南本草》:“味苦辛,性微寒。”
②《滇南本草图说》:“味苦淡,平,无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