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蔓荆子
【别名】:京子。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落叶灌木单叶蔓荆或蔓荆的干燥成熟果实。野生。主的山东、江西等地。
【性状鉴别】:圆球形,直径4~6毫米,黑褐色,密布淡黄小点。多数底部有宿萼包被大半个果实,边缘有五个小裂片,常裂成两瓣,灰白色,密生细绒毛。体质坚硬不易碎。横断面灰白色,有棕色油点,内分四室,每室有种子一枚。种仁白色,有油性。气芳香,味淡。
以粒大,均匀饱满,无杂质者为佳。
【功效与作用】:疏散风热,有镇静、止痛作用。
【炮制】:炒黑。
【性味】:辛苦,寒。
【归经】:入肝,胃,膀胱经。
【功能】:散风清热。
【用法用量】:3~9g
【主治】:感冒风热,头痛目赤,牙龈肿痛。
蔓荆子能治胃病吗?
蔓荆子为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的要药。1993年春笔者遇一久治不愈的胃炎并伴白内障初起的患者,采取在辨证处方中加入蔓荆子30g,连服5剂后胃痛竟失,2月后经复查胃镜,胃炎痊愈。笔者深受启发,遂用此法治疗慢性胃炎。现将1993~1995年以来资料较完整的47例报告如下。
47例中治疗组24例,对照组23例,其中性别、年龄、病程两组大体相同。治疗方法:治疗组:浅表性胃炎用胃舒1号方:当归、白芍、柴胡、茯苓、蒲公英、白及、佛手、僵蚕、砂仁、儿茶(分次加煎);加蔓荆子20~30g。萎缩性胃炎用胃舒2号方:百合、生地黄、党参、乌药、白芍、黄芪、苏叶、黄芩、薏苡仁、丹参;加蔓荆子20~30g。对照组不用蔓荆子。
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2~3个疗程后观察病情,并作胃镜复查。
结果:症状(烧心、胀、痛为主)消失时间治疗组平均14.3天,对照组平均26.1天;胃镜像:治疗组痊愈20例,好转2例,无效2例,有效率91.7%;对照组痊愈13例,好转4例,无效6例,有效率74%。
典型病例:赵某,女,27岁。因胃脘灼痛,胀痛3年,加重1月,于1992年12月7日初诊。其时脘胀以晚饭后至次晨4~5时为甚,嗳气或矢气暂舒,胃痛隐隐、纳差、消瘦、神疲。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每逢生气则自觉腹胀如鼓不能进食。胃镜报告为浅表性胃炎;先投胃舒1号方2月余,胃脘灼热稍减,胀痛如前;继用理气、活血、益气、养阴及虫类走窜之品罔效,反而痛势有增。在原方中加入蔓荆子30g,2剂后胀痛减,胃脘灼热消失,连服1月,诸症悉除,复查胃镜示胃炎痊愈。
药理研究证实,蔓荆子水煎剂及提取液有明显的镇痛、消炎作用。临床用于治疗胃炎,效果良好。此外配儿茶治疗胃溃疡疗效尚佳,不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