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中药大全》香附的记载:本品为常用中药。始载《名医别录》,列为中品,原名“莎草”至《唐本草》始称“莎草根香附子”,因其根相附连续而生,可以制香料,故名。
别名:香附子、莎草根。
来源:为莎草科多年草本植物莎草的干燥块茎。野生于海、河、溪边沙地上较多。
产地:主产于山东、湖南、湖北、浙江、河南、河北、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生产。
性状鉴别:根茎略呈纺锤形,大小不等;长约1.5~3厘米,直径约0.5~1厘米。表面棕褐色。全体具多数环节纹,附生棕色毛须及残留的根痕(带有毛须的称毛香附,去净毛须的称光香附,碾去外皮的称香附米)。质坚硬,经过蒸煮的折断面有光泽,色显紫红,直接晒干的色白而显粉性。外皮与中间圆心分层明显,中心色略深,散步有黑色点状维管束。气芳香,味辛苦。以粒大,色紫红,光润,质坚实,香气浓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其中主要为香附稀,香附醇,并含脂肪酸等。
药理作用:理气解郁、调经止痛。其药理作用研究得还很不够。现代实验初步发现有:1、镇痛作用。香附的乙醇提液能显著地提高实验动物(小白鼠)的痛阈。
2、抑制子宫收缩,使子宫肌肉弛缓,但其作用不及当归。
炮制:碾碎,醋炒。
性味:辛、微苦、平。
归经:入肝、三焦经。
功能:理气解郁,调经,止痛。
主治: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腹胀满,月经不调,痛经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