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三种情况下易诱发
中山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医科吴伟康教授表示,冬季是急性心梗的高发期。在以下几种情况下特别容易诱发急性心梗:一是过度劳累和睡眠不足的情况下,有高血压等疾病而不自知的“工作狂人”最易中招;二是在强烈的精神刺激下,比如过度高兴或悲伤,以中老年人居多;三是在气候异常变化的情况下,比如气温过高或过低、温度骤降骤升等。“寒冷最容易激发人体的应激反应,天气冷可导致血管痉挛,喝水少也容易增加血液黏稠度。”
如何预防急性心梗意外?
吴伟康表示,首先要注意防寒保暖,中老年人外出时,一定要穿得足够暖和,最好戴上帽子围巾;其次是注重日常锻炼,日常饮食应以低脂、低盐食物为主,少喝酒、不抽烟(少量喝一些红葡萄酒对心脏有好处);再次,避免情绪激动,尤其是有高血压等疾病的中老年人最好远离大起大落的股市,避免投资失败引起情绪急剧变化或因单位人际关系差、家庭不和睦对精神的刺激。
此外,他建议心梗高风险的人群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预防性用药,防止心梗急性发作。建议30岁后血脂、血压、血糖超标的三高人群,可适当服用通络中药,用于预防心梗发作。吴伟康指出,“三高”是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他们大多血管内皮已经受损,只是程度有差别。
治疗:大血管和微血管都要通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杨跃进教授介绍,目前治疗冠心病引起的急性心梗病人是以冠状动脉狭窄为中心展开的,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冠状动脉狭窄”仅是冠心病的一个机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微血管障碍和冠脉痉挛,即急性心肌梗死经过放支架或溶栓治疗后,仍有37%的患者心肌没能恢复有效血流灌注,而他这项历时十年终获大奖的研究以络病理论指导,证明有效通络后可通过保护微血管内皮结构和功能的完整,达到改善冠脉微循环的作用,可以大大减少急性心梗病人放支架后再次发作的风险。吴伟康补充说,一旦发病,一是用西医西药规范化治疗,包括调血脂和超标的低密度胆固醇,二是可服用通络中药,改善微循环障碍预防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