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的治疗除了尽量避免接触过敏源外,主要依靠药物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对症治疗药物可分为5类,包括抗组胺药、减充血剂、抗胆碱药、糖皮质激素和肥大细胞膜稳定剂等。这些药物的给药途径有口服、滴鼻和鼻腔喷雾等几种。在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中以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物为首选,而减充血剂、抗胆碱药和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时多为辅助用药,用于改善某些症状。下面是几种治疗过敏性鼻炎药物的注意事项。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一线药物,特别是对长期暴露于过敏源而引发的延期反应和慢性炎症有效。鼻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最快也要3小时左右,用药时须注意以下事项:
1.以早晨用药为好。该药应在30℃以下保存,用药前摇匀。
2.激素过敏者要禁用,对于呼吸道结核感染者、儿童、孕妇、哺乳妇女要慎用。
3.要在治疗几天后才显效。
4.治疗间歇性变异性鼻炎,应尽可能在接触过敏源之前(两周左右)用药。
5.药物喷头插入鼻腔不宜过深,以免损伤鼻黏膜。
6.喷头应指向鼻腔外侧壁,避免药液喷向鼻中隔,以免增加鼻出血的可能。如有可能,用右手喷左鼻孔,用左手喷右鼻孔。
7.长期用药应定期检查鼻黏膜以及鼻咽部有否干燥、结痂、溃疡、并发真菌感染及鼻中隔穿孔等。
8.过敏性鼻结膜炎患者,须用适当的辅助治疗控制眼部症状。
抗组胺药
抗组胺药治疗过敏性鼻炎已有60多年的历史,也是一线药物。第二代抗组胺药物(代表药物有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相对无镇静作用,目前使用比较广泛。氯雷他定对喷嚏、鼻痒和流清涕有效,而对鼻塞效果不明显。第三代抗组胺药物(代表药物非索非那定等)对过敏性鼻炎有较满意的疗效。在临床应用抗组胺药物时应注意:
1.严格执行药物推荐剂量。
2.一般不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合用,如红霉素或克拉霉素等。
3.不与咪唑类抗霉菌药物合用,如酮康唑或伊曲康唑等。
4.不要与其他可抑制加氧酶细胞色素P450系统的药物合用。
5.在肝功能障碍患者和低钾、低镁血症患者中应禁用或慎用。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代表药物孟鲁司特)是一种新型的抗炎药物,属非激素类抗炎药物,主要能缓解患者的鼻堵症状,且治疗毒副作用小。有研究表明,联用盂鲁司特及氯雷他定可明显缓解患者症状,疗效优于单独应用上述药物。
减充血剂
鼻用减充血剂起效迅速,常用的包括麻黄素、羟甲唑啉和塞洛唑林等。如果使用频率过高或疗程过长,可使鼻黏膜损伤导致药物性鼻炎,在使用时应注意:
1.冠心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患者慎用。
2.孕妇及儿童慎用。
3.运动员慎用。
4.应严格按照药物推荐剂量及疗程使用,不得随意增加使用次数及延长使用天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