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广东人在有病时都会选择中医中药治疗,认为其比较缓和,对身体毒副作用小,所以在未了解中药药性,是否有必要服药的情况下,长期服用中药,甚至是超量服用中药,导致对自身肝肾功能造成严重的伤害。其实很多时候并不一定都是中药的错,而是我们在服药的过程中,一些做法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那这些情况该如何避免呢?
“解毒片也有毒!”:专家指出,遵照医嘱,合理用药。
新华报业网曾报道一名女性患者全身皮肤发黑、疲乏无力、腹胀、腹腔大量积液……尿砷含量超出人体正常范围50倍!患者出现生命危险。这是一份可怕的病历。
“患者为公司女职员,是典型的砷中毒。”医生说,他接诊这位患者后,经过反复询问,均未发现其接触过含砷类物质,而且,从对她进行的各种指标的化验和检查来看,也看不出中毒的原因。
如此危重的肝腹水患者,必须找到病因,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在医生对该患者曾经服用的药物进行询问时,这位患者才如梦初醒一般,忽然想起她已经连续服用4年、从未产生过半点怀疑的中成药——牛黄解毒片!难道真是它?患者长期被习惯性便秘困扰,她从那开始大量服用牛黄解毒片,于是导致“中毒”。
牛黄解毒片由牛黄、雄黄及冰片等20余种中药组成的中成药,是临床常用的清热解毒药,常用于咽喉肿痛、目赤红肿、大便秘结、舌苔红黄、头目眩晕、风火牙疼等多种疾病。国家药品分类管理规定,牛黄解毒片属于非处方药,黄解毒片8味中药中,雄黄系含砷化合物,毒性较强。三氧化二砷易与组织细胞内酶系中巯基结合,抑制酶的活性,引起细胞代谢障碍,导致中枢神经、心血管、胃肠道、肝肾等组织中毒。
砷在体内有很强的蓄积作用,如长期或大量服用,即产生中毒。其不良反应中55.2%的病例均因过量服用引起,故在用药时一定不能超量服用更不能久服或滥用,以确保用药安全。
专家提示: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祛火的药通常都是寒性极大的泻药,其中多数都含有大黄、番泻叶等成分,这些成分在通便的同时也会伤害脾胃和肠道,使肠胃产生依赖性,当肠胃对泻药适应了以后,就势必要加大剂量,才能起到继续通便的作用……如此恶性循环下去,会对身体产生危害。牛黄解毒片也是如此。
所以,不管是牛黄解毒片还是别的泻药,都是起短期缓解症状的作用,只能在上火症状较严重的时候服用,如牙床肿痛、大便不通或口舌生疮时暂时服用。刚开始时剂量可以稍大一些,如一次3-5片,一天吃3次,随着症状减轻,药量也应该慢慢减少。一般服用不要超过一周时间。
牛黄解毒片是个传统的好药,深受大家的好评,患者为了解决便秘吃牛黄解毒片“解毒”居然导致“中毒”。为了安全,在此提醒大家别乱吃解毒片,解毒片也有毒!!
如果长期服用或者擅自加大剂量,都可能导致慢性重金属中毒,表现为毛发脱落、皮肤角化、变黑,肝脏受到损害以及神经感觉异常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不能耽搁,要赶紧去医院化验血中重金属的含量,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14岁男孩竟发生了肝脏衰竭,这么小就可能面临换肝之苦,让人惋惜。
某医院医生曾例举自己一病例:男孩小杨患有一种慢性病,家长选择让其吃中药治疗。服药后,孩子从未接受过肝功能检查,也没有不适症状。服药两年后,父母突然发现孩子眼睛发黄、食欲不振,肚子还鼓胀起来。到医院检查后,结果让家人都惊呆了,14岁的小杨肝功能受损严重,反映肝功能的PTA指数已经测不出来。接下来,黄疸、腹水都出现了,孩子的病情进入肝衰竭阶段。
据了解,小患者多年来服用的中药里有上百种成分,其中一些药物就存在肝毒性。刚开始,孩子的身体还能抵抗得住,没有不适症状,时间久了肝脏损害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便爆发了急性重型肝炎。
专家提示:
这位小患者的发病很可能与长期服用中药有关。专家提醒,长期吃中药调理身体或治疗慢性病,要定期检查肝功能。
专家分析:临床上多次碰到长期服用中药伤肝的患者,市民往往忽略了中药的肝肾毒性,很少有人吃中药会找肝科医生定期监测。比如治疗皮肤病的苍耳子,长期服用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可出现血压升高、黄疸、肝功能损害等。生首乌、天花粉等,长期服用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损伤。
很多家庭会给孩子吃中药,认为这样对身体发育影响小,实际上,长期给孩子吃中药治病或调理身体,更要注意检查肝功能。因为成人有每年的定期体检,而孩子很少有机会查查肝肾。长期服用中药调养身体或治疗慢性病的市民,应该3个月到半年找专科医生做一次肝功能检查。服用中草药时,一旦出现食欲减退、腹胀、肝区痛、黄疸等症状,要马上停药,尽快到医院就诊。
偏方、小诊所害人害己。专家指出:治疗应选择正规的中医院或中医门诊
除了用药过量,长期用药,还有一部分患者是因到一些不正规的诊所或听信偏方,滥用中药、祖传秘方,引发肝肾损伤。有些肿瘤患者在服用“以毒攻毒”中药时也没有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国内有报道,近年来确诊为药物性肝损伤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里,中药类占24%,为各种导致肝损伤药物种类之首。
专家提示:
选择中医中药治疗疾病,不应该迷信不正规的诊所或者听信偏方,应该到规范的中医院或者中医门诊治疗,最好能留意到中医师是否有专业机构派发的中医方向的执业医师资格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