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苦,亦名三桠苦、三叉虎、三丫苦、三脚赶、斑鸠花、三羊虎。载《岭南采药录》。为芸香科植物三叉苦的干燥枝叶。
中文学名三叉苦拉丁学名Evodia lepta (Spreng.) Merr.别称三桠苦、小黄散、鸡骨树、三丫苦、三枝枪、三叉虎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芸香目科芸香科属吴茱萸属种三叉苦分布区域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等省区。拼音名Sān Chā Kǔ
三叉苦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三叉苦Euodialepta(Spreng.)Mer.的干燥枝叶。
三叉苦分布范围
主产于浙江、江西、福建、中国台湾省、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三叉苦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三叉苦性状鉴别
1.药材枝呈圆柱形,直径0.5-1.5厘米,表面灰棕色或灰绿色,有细纵皱纹,嫩枝近方形,质硬而脆。三出复叶对生。叶柄长3-5厘米。小叶片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6-15厘米,宽2-5厘米,先端渐尖,全缘或不规则浅波状,基部狭尖延长成短的小叶柄,上面黄绿色至绿褐色,下面色较浅,两面光滑是没有毛的,有透明小腺点。气微,味苦。
2.饮片本味中药材为枝、叶混合的段状。枝圆柱形,表面灰棕色或灰绿色,有细纵皱纹。叶纸质,多皱缩,上表面绿褐色,下表面色较浅。有透明腺点,全缘或不规则浅波状,两面光滑是没有毛的。气微,味苦。
三叉苦主要成分
左旋加锡弥罗果碱(edulinine)、左旋7去羟基日巴里尼定(ribalinine)、右旋异普拉得斯碱(isoplatydesmine)。
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散瘀止痛。用于温病初起之发热、头痛、项强、惊搐。更多用于湿热火毒所致的咽喉肿痛、感冒发热、疟疾、湿疮湿疹、肺热咳嗽、蛇虫咬伤,以及风湿痹阻、腰腿疼痛、跌打损伤等。扁桃体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或慢性肝炎、疟疾、真菌感染、荨麻疹等可辨证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