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豆豉是什么?豆豉是以大豆或黄豆为主要原料,利用毛霉、曲霉或者细菌蛋白酶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质,达到一定程度时,加盐、加酒、干燥等方法,抑制酶的活力,延缓发酵过程而制成的一种食品。豆豉的种类较多,按加工原料分为黑豆豉和黄豆豉,按口味可分为咸豆豉和淡豆豉。
可以调味,也可入药。
营养价值
豆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20%)、脂肪(7%)和碳水化合物(25%),且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豆豉还以其特有的香气使人增加食欲,促进吸收。
豆豉食用方法概述
豆豉一直广泛使用于中国烹调之中。可用豆豉拌上麻油及其他作料作助餐小菜;用豆豉与豆腐、茄子、芋头、萝卜等烹制菜肴别有风味;著名的“麻婆豆腐”、“炒回锅肉”等均少不了用豆豉作调料。广东人更喜欢用豆豉作调料烹调粤菜,
如“豉汁排骨”、“豆豉鲮鱼”和焖鸡、鸭、猪肉、牛肉等,尤其是炒田螺时用豆豉作调料,风味更佳。
豆豉蒸排骨
豆豉蒸排骨的做法
材料:猪小排 1斤 红辣椒 1条 太白粉 酌量 油 1小匙 青茶叶 数片 豆豉汁 1大匙 糖 1小匙
大蒜 3粒 米酒 1小匙 盐 少许 辣椒酱 酌量
制作:
(1)将猪小排洗净,用上述各种腌料腌15分钟。 豆豉和豆豉汁是这道菜的灵魂。
(2)加入太白粉拌匀,再淋上油1小匙搅匀。
(3)放入蒸锅蒸半小时即可取出排盘,最後撒上茶叶即可。
豆豉鲮鱼
豆豉鲮鱼的做法
花生油30克、盐5克、味精10克、胡椒粉少许、湿生粉适量。
制作过程:
1、豆豉鲮鱼切粒,生姜去皮切末,葱切花,鸭肾去外皮切花(成球状)。
2、烧锅下油,放入姜末,豆豉鲮鱼炒香,加入鸭肾球同炒至八成熟。
3、待鸭肾球快炒熟时,再调入盐、味精,撒放胡椒粉翻炒数次,用湿生粉勾芡撒上葱花即成。
豆豉鲮鱼油麦菜
豆豉鲮鱼油麦菜的做法
食材准备
主料:油麦菜
辅料:豆豉鲮鱼、大蒜
调料:盐、味精、白糖、香油、料酒、酱油、生粉
制作步骤
1、将油麦菜洗净后切成段、大蒜切末备用;
2、坐锅点火倒油,将油麦菜放入爆炒至颜色翠绿,调入少许盐、味精、白糖出锅装盘
3、锅中再加少许油,下蒜末煸香后放入豆豉鲮鱼,加料酒、少许清水、味精、白糖、酱油调味,出锅前勾芡淋香油,浇在油麦菜中即可。
豆豉
豆豉药用价值来源产地
本品为豆科植物大豆黑色的种子(即黑大豆),经加工发酵而成。
性味归经
辛、甘、微苦,寒(因炮制方法不同,又有偏于辛微温者)。入肺、胃经。
功效作用
解表,除烦。
临床应用
1.用于伤风感冒、发热、恶寒、头痛等症
豆鼓的解表力较弱,用治外感表症多配合其它解表药同用,其用于风热、风寒,随加工方法而异。如用于感冒风热多用清豆鼓,并配合薄荷、连翘等应用;如用于感冒风寒多用淡豆鼓,并配合葱白等应用。
2.用于胸中烦闷、虚烦不眠等症
豆鼓配山栀有除烦作用,主要用于热病后出现的虚烦不眠、心中懊闷的病症。
处方用名
清豆鼓(用桑叶、青蒿等同制,药性偏于寒凉,主要用于感冒风热之症。)
淡豆鼓(用麻黄、紫苏等同制,药性偏于辛温,可用于感冒风寒之症。)
炒香鼓(炒微焦后应用。上海地区药店付淡豆鼓。)
用法用量
三钱至五钱,煎服。
医家论述
1.豆鼓未用药物同制者,其透发力量甚弱,并无发汗作用。现上海地区用的淡豆鼓都是用麻黄、苏叶等煮汁拌入黑大豆内,再煮透发酵而成的,它的透发解表力量主要还是依靠麻黄、苏叶的发汗作用。但据报导,外地用清豆鼓较为普遍。
2.豆鼓用麻黄煎汁浸制,估计至少已有一百年以上的历史。清代《冷庐医话》说:「吴人畏服重药,马元仪预用麻黄浸豆发檗,凡遇应用麻黄者,方书大黄豆卷,俾病家无所疑惧。」这说明当时江南一带病家畏惧麻黄,医者为了不使病家有所疑惧,遂用麻黄煎汤浸豆发芽而成豆卷,当须要用麻黄表时,即以此豆卷代替。当时医者又因江西豆豉系用麻黄蒸制,就将豆鼓与豆卷并用,以代替麻黄的发表作用,于是后世有「过桥麻黄」之说,嗣后即发展成为以麻黄等汁浸制豆鼓的用法。
附方
栀子鼓汤《伤寒论》:栀子、豆鼓,治伤寒后汗吐下虚烦懊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