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360 > 中药大全 > 正文

丁香蓼处方 丁香蓼功效 丁香蓼各家论述

来源:中药360

【名称】丁香

【异名】

丁子蓼、红豇豆、喇叭草(《中国药用植物志》),水杨柳(《四川中药志》),田蓼草、红麻草(《湖南药物志》),银仙草(《贵州草药》),田痞草(《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水蓬砂(《贵州植物药调查》),水硼砂(《贵州中草药名录》)。

【基原】

为柳叶菜科丁香蓼属植物丁香蓼的全草。

【原植物】

丁香蓼Ludwigia prostrata Roxb.

一年生草本,高40~60cm。须根多数;幼苗平卧地上,或作倾卧状,后抽茎直立或下部斜升,多分枝,有纵棱,略红紫色。叶互生;叶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8cm,宽1~2cm,全缘,上面有紫红色斑点。花两性,单生于叶腋,黄色,基部有小苞片2;萼筒与子房合生,萼片4,卵状披针形;花瓣4;雄蕊4;于房下位,花柱短,柱头头状。蒴果线状四方形,略具4棱,稍带紫色,成熟后室背不规则开裂;种子多数,细小,光滑,棕黄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于田间、水边、沟畔湿处及沼泽地。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台湾等地。

本植物的根(丁香蓼根)亦供药用,另设专条。

【采收加工】

9~11月结果时采收,切段,鲜用或晒干。

【药材】

丁香蓼Herba Ludzuigiae Prostratae产于湖南、四川、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贵州等地。

性状 全株较光滑。主根长圆锥形,多分枝。茎下部节上多须状根;上部多分枝,有棱角约5条,暗紫色或棕绿色,易折断,断面灰白色,中空。单叶互生,多皱缩,完整者展平后呈披针形,全缘,先端渐尖,基部渐狭,长4~7cm,宽1~2cm。花1~2朵,腋生,无梗。花萼、花瓣均4裂,萼宿存,花瓣椭圆形,先端钝圆。蒴果条状四棱形,直立或弯曲,紫红色,先端具宿萼。种子细小,光滑,棕黄色。气微,昧成,微苦。

鉴别 1.叶横切面:上、下表皮均为l列类长方形细胞组成,外被非腺毛及腺鳞。栅栏组织不通过中脉,海绵组织排剐疏松。主脉维营束外韧型,韧皮都窄;本质部导管呈放射状排列。主脉上、下表皮内侧有数列厚角细胞,薄壁细胞含革酸钙针晶、谗晶.

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5ml,回流30min.冷却,滤过。取滤液少许,滴子滤纸上,喷以0.1%溴酚蓝的乙醇溶液,在蓝色背景上显黄色斑点(检盎有机酸)。取滤渡1ml,滴加1%三氯化铁溶棱1滴,显蓝黑色(检查没食子酸)。

【成分】

本品含没食子酸(gallic acid)和诃子次酸三己酯(triethylchebulate>.

【药理】

抑菌作用丁香蓼水提取物去除鞣质后分离得到没食子酸和诃子次酸三乙酯,体外抗菌试验证实对宋内、舒氏、鲍氏、志贺等痢疾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很单胞菌等有较好的抑苗作用。

【药性】

苦,寒。

1.《福建民间草药》:“甘,平。”

2.《福建中草药》:“微苦、辛,凉。”

3.《贵州草药》:“性寒,味苦。”

【功用主治】

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化瘀止血。主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目赤肿痛,湿热泻痢,黄疸,淋证,水肿,带下,吐血,屎血,便血,疔肿,疥疮,趺打伤肿,外伤出血,蛇、虫、狂犬咬伤。

1.《中国药用植物志》;“治红白痢疾。”

2.《福建民间草药》:“利尿消胀。治水肿,小便淋沥。”

3.《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破血生新。治吐血,黄疸,小儿水积及火疔。”

4.《湖南药物志》:“治目翳,蛇虫咬伤,外伤出血。”

5.《桶建中草药》:“治湿热腹泻。”

6.《贵州草药》:“清热止咳。治火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泡酒。外用;捣敷。

【附方】

1.治火咳 银仙草12g,水白菊花9g,煨水服。(《贵州草药》)

2.治急性喉炎 鲜丁香蓼60g,水煎后取汤分2份,1份调冰糖服,1份凋醋含漱。(《福建药物志》)

3.治小便淋沥 (丁香蓼)全草30g,车前草15g。冲开水炖1h,饭前服。日2次。(《福建民间草药》)

4.治水肿 (丁香蓼)全草30g。酌加水煎,加些冰糖,饭前服,日2次。(《福建民间草药》)

5.治妇女带下赤白,或色黄秽臭,头晕目眩,肢软足酸 鲜丁香蓼全草45g,白鸡冠花30g,加水2碗半,煎成1碗,去渣取汁和小肚炖服。服药期间,勿食富含蛋白质食物,如豆干、豆腐、鸡蛋、鸭蛋等;禁食辛酸物,如辣椒、酒、醋等。(《泉州本草》)

6.治跌打损伤出血 丁香蓼30g,苏木15g,桃仁6g,红花6g,黄酒125g,水煎前4药,冲黄酒服。另用鲜丁香蓼叶捣烂敷患处。(《河南中草药手册》)

7.治狂犬咬伤 鲜丁香蓼500g,捣烂加酒60ml,绞汁,服至呕吐为止。将渣调红糖和豆腐敷伤部。(《福建药物志》)

【临床报道】

治疗顽固性湿疹用新鲜丁香蓼全草200g,水3000ml煎煮20min后倒人盆中熏蒸患处,上覆盖毛巾,随温度调节距离,避免烫伤,待水温降至不烫手时再充分浸洗患部,约半小时,每日2次,病情特别顽固的可熏洗3~4次,一直熏洗到痊愈为止。共治疗10例。结果:治疗3d后痊愈3例,5d后痊愈2例,7d后痊愈4例,10d后痊愈1例。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白花岩青兰的功效 白花岩青兰用于感冒发热

白花油麻藤的功效 白花油麻藤用于贫血

白菊花根的功效 白菊花根治疔肿

白马鬃铃花的功效 白马鬃铃花主久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