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360 > 中药大全 > 正文

常用中药黄芩的功效与作用

来源:中药360

黄芩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别名:黄金茶根。

来源:为唇形笠植物黄芩撞去外皮的干燥根。野生。

植物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高20~60厘米。主根粗状,略成圆锥形,外皮暗褐色,内部黄色,新根内实,老根中空。茎四棱形,基部分支。叶对生,披针形,长约1~3厘米全缘,表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叶柄极短或无。总状花序,集生茎枝顶端,偏向一侧,有叶状苞片,萼二唇形,上唇冠状突起,花后增大;花冠二唇形,基部弯曲,蓝紫色。小坚果近圆形,黑色。

产地:生产于河北,内蒙古,山西,东北,河南,山东,陕西,甘肃等地。

性状鉴别:根呈圆锥形,销扭曲,因生长年限不同,大小不等。长10~30厘米,直径1~4厘米,根头部大都破裂,老根中央有棕褐色朽片状枯心。外表黄色并残留有上棕色的栓皮痕迹,有扭曲纵皱纹及多数瘤状的支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深黄色,中间呈紫棕色片状枯朽圆心。遇潮湿及冷水即变为绿色。气无,味苦。

以条长,质坚实,表面较光滑,色黄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黄芩甙、黄芩素、汉芩素、B-谷甾醇、汉黄芩甙、黄芩新素。

功效与作用:1、解热。动物实验证实有解热作用。

2、利尿。作用明显,有效成分主要为黄芩素。煎剂也有利尿作用。

3、抗菌。体外试验黄芩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有效成分为黄芩。

4、抗病毒。黄芩对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PR3有抑制作用。又发现动物(鼠)感染流感后,黄芩可有一定治疗作用。

5、抗真菌。体外试验黄芩煎剂对多种皮肤真菌(如腹股沟表皮癣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6、镇静和降压。通过加强皮层抑制过程而镇静,通过轻度扩张血管而降压,其作用已经运动实验和临床观察而证实。

此外,黄芩能使血糖上升,并有利胆、抑制肠管运动和抗过敏的作用。

炮制:切片前用沸水汤10分钟或蒸1小时闷软切片。生用、酒炒、炒炭。

性味:苦寒。

归经:入肺、脾、胆、大小肠径。

功能:清热燥湿,止血安胎。

主治:肺热咳嗽,血热妄行,湿热下痢,胎动不安。

临床应用:主要为清泻肺火。

1、用于治疗肺热咳嗽(上呼吸道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所致的咳嗽)。配桑白皮浙贝母麦冬等。

2、用于治疗急性炎症性热病。在清热方剂内,黄芩广泛应用。

3、用于治疗湿热下痢。有里急后重而属菌痢或肠炎者,配白芍,方如黄芩汤,或配葛根黄连

4、用于治疗因有热而致胎动不安。用黄芩配白术以清热安胎,如当归汤;偏血虚的或与四物汤同服。

5、用于治疗动脉硬化、高血压、植物神经官能症。属肝阳亢盛,有头痛、目赤、口苦、面红、心烦等症状者,可用黄芩清热降压,有助于消除头痛、失眠等症状,并可降压,即使长期服用也没有什么毒性。常配菊花等同用,方如黄芩夏菊汤。

6、治疗小腹绞痛而属热痛者,配川厚朴、黄连。

此外,在治疗由湿热所致的便血、血淋(尿血)时,在去湿清热的方剂内,可加入黄芩。

使用注意:1、一般用嫩黄芩较多。嫩黄芩与枯芩(片芩)功效大同小异。一般治热痢,清内热多用嫩黄芩;泻肺热,清肌表之热可用枯芩。

2、小儿平日脾胃较弱者,服苦寒之黄芩要防其对胃肠刺激过甚,可酌量配党参同服。

用量:6~15g。二岁以下小儿可用1.5g至4.5g。

处方举例:1、黄芩汤(《伤寒论》):黄芩9g,白芍6g,甘草6g,大枣5枚,水煎服。

2、当归汤(《金匮要略》):黄芩6g,当归9g,白芍6g,白术9g,川芎1.5g,水煎服。

3、黄芩夏菊汤:黄芩9g,夏枯草15g,菊花9g,水煎服。

注:1、以河北承德,内蒙古昭盟产品根条坚实,色黄,较光滑,习称“热河黄芩”质量最佳。山东产品称“东芩”根细长而坚实,呈黄绿色,江浙地区认为质佳。

2、黄芩由于生长年限不同,性状大小不一,商品分为四个等级:

(1)大枝芩:体形粗大,空心多。

(2)枝芩:体型较小,空心少。

(3)尖芩:体型细小及折断的尾部。

(4)瓣芩:破碎的片块。

3、成分:含黄芩甙及黄芩素。

4、实验证明:黄芩遇冷水变绿的原因,是由于黄芩中含有的酶,在一定的湿度和湿度下,可以酶解黄芩中两种甙,即黄芩甙和汉黄芩甙,产生葡萄糖醛酸与两种甙元,即黄芩素与汉黄芩素。而其中的黄芩素,是一种邻位的三羟基黄酮,本身不稳定,容易氧化而变绿。因冷浸后降低了有效成份。影响疗效。

5、四川、云南、贵州所产的黄芩,其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西南黄芩的根。商品性状较弯曲,常有分歧。断面黄绿色明显,仅在当地习销。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白花岩青兰的功效 白花岩青兰用于感冒发热

白花油麻藤的功效 白花油麻藤用于贫血

白菊花根的功效 白菊花根治疔肿

白马鬃铃花的功效 白马鬃铃花主久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