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刺,中药名。为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干燥棘刺。分布于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霍山县、大别山、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消肿托毒,排脓,杀虫之功效。常用于痈疽初起或脓成不溃;外治疥癣麻风。
中文学名皂角刺别称皂荚刺、皂刺、天丁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蔷薇目科豆科种皂荚采收时间中药材四季均可采收本味药材用量3-10g;外用适量毒性无毒贮藏置干燥处
皂角刺入药部位
干燥棘刺。
皂角刺性味
味辛,性温。
皂角刺归经
归肝、胃经。
皂角刺功效
消肿托毒,排脓,杀虫。
皂角刺主治
用于痈疽初起或脓成不溃;外治疥癣麻风。
皂角刺相关配伍
1、乳痈:皂角刺(半烧带生)半两、真蚌粉三钱。上药研细。每服一钱,酒调下。《仁斋直指方》
2、产后乳汁不泄,结毒:皂角刺、蔓荆子各烧存性,等份为末,温酒服二钱。《袖珍方》
3、疮肿无头:皂角刺、烧灰阴干为末。每服三钱,酒调,嚼葵花子三五个,煎药送下。《儒门事亲》
4、胎衣不下:皂角刺烧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本草纲目》引《熊氏妇人良方补遗》
5、小儿重舌:皂角刺烧灰,入冰片少许,漱口,掺入舌下,涎出自效。《普济方》
皂角刺用法本味药材用量
3-10g。外用适量,醋蒸取汁涂患处。
皂角刺采集加工
中药材四季均可采收,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
皂角刺生理特性
落叶乔木或小乔木,高可达30米;枝灰色至深褐色;刺粗壮,圆柱形,常分枝,多呈圆锥状,长达16厘米。叶为一回羽状复叶,长10-18(26)厘米;小叶(2)3-9对,纸质,卵状披针形至长圆形,长28.5 (12.5)厘米,宽14(6)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顶端圆钝,具小尖头,基部圆形或楔形,有时稍歪斜,边缘具细锯齿,上面被短柔毛,下面中脉上稍被柔毛;网脉明显,在两面凸起;小叶柄长12(5)毫米,被短柔毛。花杂性,黄白色,组成总状花序;花序腋生或顶生,长5-14厘米,被短柔毛;雄花:直径9-11毫米;花梗长28十、毫米;花托长2.5-3毫米,深棕色,外面被柔毛;萼片4,三角状披针形,长3毫米,两面被柔毛;花瓣4,长圆形,长4-5毫米,被微柔毛;雄蕊8(6);退化雌蕊长2.5毫米;两性花:直径10-1毫米至2毫米;花梗长2-5毫米;萼、花瓣与雄花的相似,惟萼片长4-5毫米,花瓣长5-6毫米;雄蕊8;子房缝线上及基部被毛(偶有少数湖北标本子房全体被毛),柱头浅2裂;胚珠多数。荚果带状,长1237厘米,宽24厘米,劲直或扭曲,果肉稍厚,两面臌起,或有的荚果短小,多少呈柱形,长5-1-3厘米,宽1-1.5厘米,弯曲作新月形,通常称猪牙皂,内无种子;果颈长13.5厘米;果瓣革质,褐棕色或红褐色,常被白色粉霜;种子多颗,长圆形或椭圆形,长10-13毫米,宽89毫米,棕色,光亮。开花期间3-5月;结果期间5-12月。
皂角刺生长环境
产于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霍山县、大别山、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中药材植株生长于山坡林中或谷地、路旁,海拔自平地至2500米。常人工种植于庭院或宅旁。
皂角刺性状鉴别
皂角刺药材性状
为主刺和12次分枝的棘刺。主刺长圆锥形,长3-15厘米或更长,直径0.3-1厘米;分枝刺长16厘米,刺端锐尖。表面紫棕色或棕褐色。体轻,质坚硬,不易折断。切片厚0.1至0.3厘米,常带有尖细的刺端;木部黄白色,髓部疏松,淡红棕色;质脆,易折断。气微,味淡。
皂角刺饮片性状
为不规则的厚片。表面木部黄白色,髓呈海绵状淡红棕色,周边棕紫色或棕褐色,质脆,易折断。无臭,味淡。
皂角刺相关论述
1.《医学入门》记载:“皂刺,凡痈疽未破者,能开窍;已破者能引药达疮所,乃诸恶疮癣及疠风要药也。”
2.《本草纲目》记载:“皂荚刺治风杀虫,功与荚同,但其锐利直达病所为异耳。”
3.《本草汇言》记载:“皂荚刺,拔毒祛风。凡痈疽未成者,能引之以消散,将破者,能引之以出头,已溃者能引之以行脓。于疡毒药中为第一要剂。又泄血中风热风毒,故厉风药中亦推此药为开导前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