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布渣叶 bù; zhā yè;
【别名】崩补叶、泡卜布、山茶叶、蓑衣子、破布叶、麻布叶。
【英文名】Microcos paniculata Linn.
【来源】椴树科植物破布叶的叶。
布渣叶的功效与作用
清暑,消食,化痰。用于感冒,中暑,食滞,消化不良,腹泻。主要用于感冒,中暑,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湿热食滞之脘腹痛,食少泄泻,湿热黄疸。
解热。
布渣叶作为广东地产的凉茶原料药之一,其清热解毒功效已早为广大群众所认知,但其解热的有关药效实验一直未见报道,课题组为此开展了此项工作。他们采用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观察布渣叶水提物解热作用,结果发现皮下注射20%酵母混悬液8ml/kg体重的剂量7h后,大鼠体温变化升到最大值,而此时布渣叶水提物高、中剂量组(16.8g/kg、8.4g/kg)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温度接近正常体温。实验结果提示,布渣叶水提物有比较好的解热作用,并能使干酵母致大鼠体温波段变化维持在接近正常水平。
促消化。
以布渣叶水提物给白鼠灌胃,通过大鼠胃液分泌影响实验观察剂量布渣叶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对大鼠胃液量、pH和胃蛋白酶活性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布渣叶水提液各剂量组均对大鼠胃液量无显著影响;高、中剂量组有提高小鼠小肠的推进率,但也无显著性差异;低剂量组能显著能提高胃蛋白酶活性;高、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胃液pH值。提示布渣叶水提物有一定的促进小肠蠕动及显著促消化作用。
进一步的实验结果显示,布渣叶可通过降低胃排空率、促进小肠推进、增加胃液分泌量、降低胃液酸度及提高胃蛋白酶活性达到促消化作用。
【植物形态】灌木或小乔木。树皮灰黑色。单叶互生,纸质,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顶端渐尖,基部浑圆,幼叶两面均被星状柔毛,后无毛或近无毛,边缘有小锯齿,基出脉3条,网脉很明显,叶柄粗壮长;托叶线状披针形,长约为叶柄之半。圆锥花序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内,花序和花梗均密被灰黄色星状柔毛;萼片5枚,长圆形,被星状柔毛;花瓣5片,长圆形,两面均被毛;雄蕊多数,离生;子房近球形,无毛。核果近球形或倒卵状圆球形,黑褐色,无毛。
【产地分布】生于山谷、丘陵、平地或村边、路旁的灌木丛中。分布于广东、海南、云南、广西等地。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收。摘取叶片,阴干或晒干(不宜在烈日下曝晒,否则色黄质次)。
【药材性状】叶片多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状长圆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黄绿色、绿褐色或黄棕色,有短柄。先端渐尖,基部圆钝,稍偏斜,边缘具细齿。基出脉3条,侧脉羽状,小脉网状。叶脉及叶柄被柔毛。纸质,易破碎。气微,味淡,微酸涩。
【性味归经】味甘、淡,性微寒。归脾经、胃经。
【功效与作用】清热消滞、利湿退黄。属清热药下属中的清热泻火药,用治急性黄疸型肝炎,单纯性消化不良。水提物对离体豚鼠心脏有增加冠脉血流量作用,并能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对垂体后叶素所致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增加麻醉兔的脑血流量,降低血压与脑血管阻力。
【临床应用】用量15~30克,煎服。用治感冒、食滞、湿热食滞之脘腹胀痛、食少泄泻、湿热黄疸。
【主要成分】含黄酮类成分,有异鼠李黄素、山柰黄素、槲皮黄素、5,6,4’-三羟基-3’-甲氧基黄酮-7-0-鼠李糖基葡萄糖苷、5,6,8,4’-四羟基黄酮-7-0-鼠李糖苷等。
【使用禁忌】孕妇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