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面锣
(《四川中药志》)
【异名】大一面绿(《峨嵋药植》),白毛草(《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大一面锣的全草或根。
【植物形态】大一面锣
多年生草本,密被淡黄色粗毛。根茎木质化,具不定根。茎直立,高15~33厘米。叶1片,直立,生于茎之顶端,几无柄;叶片广卵状椭圆形,长达22厘米,宽约12.5厘米,有时具1~2片鳞片状的小叶,亦着生茎端,长2厘米许,宽近2厘米,先端尖;边缘有大小不等的锯齿,基部心脏形或圆形。花排列成伞形花序或单生于茎顶,花梗长约2厘米;花萼5裂,裂片长椭圆形,先端尖,长12毫米;花冠下部结合成管状,长4厘米,先端2唇形,管内有毛2列;雄蕊4,花粉散出后花丝卷曲,将花药拉入冠管内。
生长林边湿润的碱性土壤中。
【采集】春、夏两季采收全草。鲜用或晒干用。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甘咸,无毒。\"
【功用主治】①《峨嵋药植》:\"根:化痰止咳。\"
②《四川中药志》:\"全草:治心脏衰弱,红崩白带,小便淋沥及夜梦遗精。\"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