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
【拼音名】Diǎn Tóu Jú
【来源】为菊科植物点头菊的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35厘米。根茎短,有宿存残叶基。叶根出,具柄;叶片长圆形至椭圆形,全缘或具微锯齿。头状花序常弯垂,2~5个排列成总状花序,花茎上具叶,无柄;花黄色,缘花舌状,1列,2~4齿裂;总苞片1列,先端急尖,密被黑色多节毛。瘦果具棱,冠毛白色。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草地潮湿处。分布西藏等地。
【性味】性温,味甘苦。
按药性查药:寒性、热性、温性、凉性、平性
按药味查药:甘味、苦味、辛味、酸味、咸味、涩味、淡味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宽胸利气。治痰喘咳嗽,劳伤及老年虚弱头痛。
按功效分类: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消导药、驱虫药、止血药、活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熄风药、开窍药、补益药、固涩药、外用药。 更多功能主治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