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九头狮子草
【异名】
接骨草、土细辛(《植物名实图考》),万年青、铁焊椒、绿豆青、王灵仁(《分类草药性》),辣叶青药《贵州民间方药集b).尖惊药(《贵阳民间药草》),项开口、蛇舌草(《浙江民间草药》),化痰青、四季青、三面青、菜豆青、铁脚万年青(《四川中药志》),九节篱(《湖南药物志》),咳风尘、晕病药(《贵州草药》)。
【基愿】
为爵床科九头狮子草属植物九头狮子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九头狮子草Peristrophe japonica (Thunb.)Bremek[Dianthera japonica (Thunb.);Didiptera jaPonica(Thunb.) Makino;D. crinita (Thunb.) Nees]
多年生草本,高20 ~50 cm。根细睦,须根黄白色。茎直立,四棱形,深绿色,节显著膨大。叶对生;有柄;叶片纸质,椭网形或卵状长圆形,长5~7 cm,宽8~15 mm,先端渐尖,基部渐窄,全缘。聚伞花序短,集生于枝梢的叶腋;每一花下有大小两片叶状苞片;萼5裂,钻形;花冠粉红色至微紫色,长2.5~3 cm,下部细长筒形,冠檐2唇形,上唇全缘,下唇微3裂;雄蕊2,着生于花冠筒内,2药室一上一下;雌蕊l,子房2室,胚珠多数,柱头2裂。蒴果窄倒卵形。种子坚硬,褐色。花期5~9月。
生于山坡、林下、路旁、溪边等阴湿处。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栽培】
生物学特性喜生于温暖湿润的林下或溪沟边,低山及平坝地区都可栽培。土壤以较阴湿、肥沃、疏松者为好。繁殖方法一般分株繁殖,多在3~4月间,将母株连根挖起,分成若干小蔸,每蔸有苗或芽4~0根。在整好的土地上,开l.3m宽的高畦,按行株距约30 cm开穴,深l0~14 cm,每穴栽1蔸,用土压紧,盖上细土,浇水定根。
田间管理苗成活后,施清淡人畜粪水。6~7月中耕和追肥1次。
【采收加工】
7~10月采收,鲜用或晒干。
【药材】
九头狮子草Herba Peristrophis Japonicae产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性状全革长20~50 cm,茎方形,深绿色,节膨大。叶卵状长椭圆形,长3~7 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全缘。可见花序或果序。气微,味苦。
【成分】
地上部分含植物掰醇类;羽扇豆醇(lupeol),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葡萄糖苷( stigmasteryi glucoside),β-谷甾醇葡萄糖苷(β-sitosteryl glucoside)。还含尿囊素(allantoin),3,5-吡啶二酰胺(3,5-pyridinedicarboxarnide).
【药理】
抗菌作用采用平板打孔法,分别用九头狮子草全草的乙醇提取和水煎浓缩得到的药液给药,在营养璃脂培养基和LB培养基上筛选出敏感细菌。然后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各敏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九头狮子草对全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药性】
辛,凉。
1.《分类草药性》:“性凉,无毒,”
2.《贵阳民间药草》:“辛,凉。”
3.《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性平,味淡。”
【功用主治】
祛风清热,凉肝定惊,解毒消肿。主治感冒发热,肺热咳喘,肝热目赤,小儿惊风,咽喉肿痛,痛疖肿毒,瘰疬,痔疮,蛇虫咬伤,跌打损伤。
1.《贵阳民间药草》:“祛风,清热,定惊。”
2.《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清肺热,化痰。治风热咳嗽痰多。”
3.《湖南药物志》:“解表发汗,行气活血,解毒消肿,接骨止血。治白喉,无名肿毒,白带,经漏。”
4.《浙江药用植物志》:“治中耳炎,风湿性关节炎,尿路感染。”
5.《湖北中草药志》:“治感冒发热,头晕,失眠,咽喉肿痛,毒蛇咬伤,无名肿毒,痈疖肿毒,瘰疬。”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绞汁饮。外用:捣 敷;研末调敷;或煎汤熏洗。
【附方】
l.治肺热咳嗽 鲜九头狮予革全草30g,加冰糖适量,水煎服。
2.治肺劳咳血 鲜九头狮子草60~90g,捣烂绞汁,调些童便服。(1、2方出自《福建中草药》)
3.治小儿惊风 辣叶青药15 g,捣绒,兑淘米水服。《贵阳民间药草》)
4.治中耳炎 鲜九头狮子草全草适量,加食盐少许,捣烂取汁滴耳。(《浙江药用植物志》)
5.治毒蛇咬伤 鲜九头狮子草适量,捣如泥,加食盐少许,捣匀敷于伤口周围及肿处。伤口闭塞者,须用消过毒的针剐破,以便毒液外排。另用九头狮子草60g捣烂,加开水擂汁服;或煎服亦可。视病情轻重,每日服1~3剂。(江西《战备草药手册》)
6.治跌打损伤 九头狮子草全草15g,捣汁兑酒服。(《湖南药物志》)
7.洽屎路感染 九头狮子草全草、车前草各l5g,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8.治阴道炎 尖惊药60g,铁扫帚60g,水煎,每日3次分服。(贵州药检所《常用民间草药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