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龙齿
【来源】
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牙齿的化石。
【别名】
青龙齿、白龙齿、龙齿墩
【释名】
龙齿始载于《本经》,列为上品,附于龙骨项下,云“生川谷及岩水岸土穴中死龙处”(据马继兴辑注本)。《别录》载:“生晋地及太山岩水岸土穴石中死龙处。”《本草图经》云:“今河东州都多有之……齿小强,犹有齿形。”《本经逢原》:“形似笔架,重数两,外光泽如瓷,碎之其理如石,内如龙骨,舐之粘舌者真。亦有微黑,而煅之色如翡翠者为苍龙齿,较白者更胜。其小如笋尖或如指状者,海鳅齿及骨也。丛生如贯众根者,海马齿也,舐之亦能粘舌。世多以等类伪充,不可不祥。”根据以上记载,古本草所载之龙齿当是动物牙齿骨骼的化石,只是古人无法区分动物来源,现代研究中药的龙齿应包括多种古代大型哺乳动物如三趾马、象类、犀牛类等牙齿骨骼的化石。
【资源分布】
分布于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河南、四川等地,主产于山西、河南、陕西三省交界黄河两岸地区,以陕西产量最多。
【功能】
镇惊安神;清热除烦。
【主治】
主惊痫;癫狂;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身热心烦。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打碎先煎;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性状】
青龙齿
呈齿状或破碎成不规则的块状。完整者可分为犬齿及臼齿。犬齿呈圆锥形,先端较细或稍弯曲;先端断面常中空。臼齿呈圆柱形或方柱形,略弯曲,一端较细,有深浅不同的沟棱。表面为青灰色或暗棕色者,习称“青龙齿”;
白龙齿
为白色或黄白色者,习称“白龙齿”。具棕黄色条纹及斑点,有的表面呈有光泽的珐琅质(年限浅)。质坚硬,断面常分为两层,层间有空隙,有时间有石化的牙髓,有吸湿力。无臭,无味。以体完整、吸水力强者为佳。以不带牙床、吸湿性强者为佳。习惯以青龙齿品质较好。
龙齿墩
俗称牙床,(亳州市场称“牙膀”) 为不规则方形,表面灰白色,粗糙或光滑,在龙齿脱落处有明显痕迹。质坚硬,断面粗糙,亦有吸湿力。以吸湿力强者为佳,但品质比龙齿较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