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纲目拾遗》
【拼音名】Wú Tónɡ Huā
【来源】为梧桐科植物梧桐的花,夏季采收。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梧桐子”条。
【炮制】筛净泥屑,拣去杂质,晒干。
【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平。”
按药性查药:寒性、热性、温性、凉性、平性
按药味查药:甘味、苦味、辛味、酸味、咸味、涩味、淡味
【功能主治】治水肿,秃疮,汤火伤。
①《山海草函》:“治癞头,汤火伤。”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
按功效分类: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消导药、驱虫药、止血药、活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熄风药、开窍药、补益药、固涩药、外用药。 更多功能主治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研末调涂。
【附方】①治水肿:梧桐花(干)三至五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烧烫伤:梧桐花研粉调涂。(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