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五月茶
【别名】
五味叶(《生草药性备要》),五味菜(《岭南采药录》),酸味树(《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
【药用部位】为大戟科植物五月茶的根、叶、果。
【采集】根、叶,全年均可采;果,夏、秋季采收。采后洗净,晒干。
【归经】肺;肾经。
【性味】酸,平。
【功效与作用】生津止渴,活血,解毒。治咳嗽口渴,跌打损伤,疮毒。
①《生草药性备要》:“止咳,止渴。洗疮亦可。”
②《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收敛,止泻,止渴生津,行气活血。治津液少,消化不良,跌打损伤。”
③《广西药植名录》:“叶:解毒,治恶性梅毒。”
④《广西植物名录》:“叶:治小儿头疮。”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煎水洗。
【药材性状】叶矩圆形至倒披针状矩圆形,长6-16cm,宽2-6cm,革质,淡棕绿色,两面无毛,有光泽;侧脉7-11对。气微,味涩。核果近球形,深红色,干后呈棕红色或紫红色,长5-6mm,直径约7mm.气微;味苦涩。
【各家论述】
1、《生草药性备娈》:“味酸,性平。”
2、《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味酸,性温。”
3、《生草药性备要》:“止咳,止渴。洗疮亦可。”
4、《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收敛,止泻,止渴生津,行气活血。治津液少,消化不良,跌打损伤。”
5、《广西药植名录》:“叶:解毒,治恶性梅毒。”
6、《广西植物名录》:“叶:治小儿头疮。”
7、《中药大辞典》:五月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0米。树皮灰褐色,幼枝有明显的皮孔。叶革质,有光泽,倒卵状长圆形,长7~14厘米,两面均无毛;侧脉7~11对;叶柄长6~8毫米,略被柔毛。花小,单生,无花瓣,雌雄异株;雄花序为顶生或侧生的穗状花序,具少数分枝,长6~12厘米;萼4浅裂;雄蕊3;雌花序总状,长5~12厘米,生于分枝顶部;花萼绿色,浅杯状:子房1室,花柱3。核果近球形,径约8毫米,红色。干后略扁,具皱纹。花果期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