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360 > 中药大全 > 正文

九香虫的功效与作用 九香虫的附方 九香虫的药理作用

来源:中药360

【名称】九香虫

【异名】

黑兜虫(《纲目》),瓜黑蝽(蔡邦华《昆虫分类学》),屁板虫(《药材资料汇编》)。

【基原】

为蝽科九香虫植动物九香虫的干燥全虫。

【原动物】

九香虫Aspongopus chinensis Dallas全虫椭圆形,多为紫黑色,带铜色光泽。头部狡尖,略足角形:复跟突出,卵圆形;单眼l对。喙较短,触角5节。前胸背板及小盾片均县不规则横皱纹。翅2对,前翅为半鞘翅,棕红色,翅末l/3为膜质。足3对,后足最长。腹向密布细刻及皱纹,后胸膜板近前缘区有2个臭孔,由此放出臭气。

常在土块、石块下及石缝中越冬,每年3月飞出。除东北.西北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采收加工】

春、秋季捕捉,捕后用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

鉴别粉未特征:棕红色。体壁碎片呈深棕色,表面有鱼鳞状突起并有黄色凹窝散在,上有艇P毛若生,刚毛长3~4mm。横纹纤维肌多,单个或成束,多碎断呈薄状,有细密横纹,明暗相间呈波状纹理。气管壁碎片淡棕色,且棕色螺旋丝,排列呈栅栏状,丝间具淡灰色小斑点。

品质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本品醇溶性浸出物(热浸法)不得少于10.0%.

【成分】

含脂肪、蛋白质及甲壳质(chitin)等。脂肪中含有硬脂酸(stear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油酸(oleic acid)。还含锰、镁等微量元素。

【药理作用】

1.抑菌作用九香虫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曲及稿氏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2.抗癌作用元素分析表明,九香虫的抗癌、抑癌元素锰和镁的含量较高,致癌元素镍、铬、砷、镉、铍的含量较低,可能有抗癌作用。

【炮制】

1.九香虫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泥土。

2.炒九香虫取净九香虫置锅内;J文火加热,炒至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

3.饮片性状九香虫参见“药材”项。炒九香虫形如九香虫,微显光泽,微有腥气而带焦香气。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药性】

辛、咸,温。归肝、肾、脾经。

1.《纲目》:“咸,温,无毒。”

2.《本草新编》:“味甘、辛,气微温。入肾经命门。”

3.《四川中药志》1962年版:“入肝、脾、肾三经。”

【功用主治】

行气止痛,温肾壮阳。主治肝胃不和或寒郁中焦所致的胸胁胃脘胀痛以及肾阳不足之腰痛、阳痿。

1.《纲目》:“主治膈脘滞气,脾肾亏损。壮元阳。”

2.《本草新编》:“专兴阳益精,且能安神魂。”

3.《本草用法研究》:“壮脾肾之元阳,理胸膈之凝滞,气血双宣。”

4.《现代实用中药》:“为镇痛药,有强牡之效。适用于神经性胃痛,腰膝酸痛,胸脘郁闷,因精神不快而发胸窝滞痛等症,配合其他强壮药同服有救。”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0.6~1.2g。

【宜忌】

凡肝胆火旺、阴虚内热者禁服。

1.《本草新编》:“入丸散中,以扶衰弱最宜。但不宜入于汤剂,以其性滑,恐动大便。”

2.《本草用法研究》:“刚虚有火,阳事易举及无气滞者勿用。”

3.《虫类药的应用》:“凡肝胆火升、阴虚舌红者均需慎用,或佐以养阴柔肝之品始妥。”

【选方】

1.治慢性肝炎之胁痛九香虫150g,参三七200g,炙全蝎100g。研极细末,水泛为丸,如苏子大。每服15g,早、晚各1次,开水送下。(《虫类药的应用》宁痛丸)

2.治喘息型慢性气管炎将九香虫用火焙焦,研成粉与鸡蛋搅匀,再用芝麻油煎鸡蛋(不用猪油),每日1次,每次用鸡蛋、九香虫各1个。服药期间,忌食猪油和吸烟。(《河南中医学院学报》1979,4:66)

3.治血管瘤成活九香虫若干只,以镊子两把,一把夹住九香虫前半部,另一把夹破虫体尾部,挤出其腹腔内容物,涂在血管瘤上,视血管瘤面积的大小,涂布均匀为度,每日3~4次,连用数日,无毒副作用。(《中医杂志》1987,11:40)

【各家论述】

1.《本草新编》:“九香虫亦兴阳之物,然非人参白术巴戟天肉苁蓉、破故纸之类,亦未见其大效也。或问九香虫,产于西蜀,得其真者为佳。近人不知真假,何能取效乎?曰:九香虫不止西蜀有之,江南未尝不生,但生于江南者,无香气耳!无香气则无效。”

2.《本草用法研究》:“九香虫咸温无毒,观其以香命名,其虫之香气可知。故能理滞宣胸膈。咸能人肾,温可壮阳,气香归脾,故为脾肾之药。蠕动气香,咸味之物,似又能流通血脉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白花岩青兰的功效 白花岩青兰用于感冒发热

白花油麻藤的功效 白花油麻藤用于贫血

白菊花根的功效 白菊花根治疔肿

白马鬃铃花的功效 白马鬃铃花主久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