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360 > 中药大全 > 正文

桑耳

来源:中药360

  桑耳

桑耳[/caption]

【出处】《本经》

【拼音名】Sānɡ ěr

【别名】桑菌、木麦(《别录》),桑上寄生(《证类本草》),桑檽(《唐本草》),桑蛾、桑鸡(《广菌谱》)。

【来源】为寄生于桑树上的木耳。

【性味】

甘,平。

①《别录》:味甘,有毒。

②《药性论》:平。

③孟诜:寒,无毒。

【功能主治】

治肠风,痔血,衄血,崩漏,带下,妇人心腹痛。

①《本经》:黑者主女子漏下赤白汁,血病,癥瘕积聚,阴痛,阴阳寒热,无子。

②《别录》:疗月水不调,其黄熟陈白者止久泄,益气不饥。其金色者治癖饮,积聚腹痛,金疮。

③《药性论》:能治风,破血,益力。

④《日华子本草》:止肠风泻血,妇人心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附方】

①治留饮宿食:桑耳二两,巴豆一两(去皮)。五升米下蒸过,和枣膏捣丸,麻子大。每服一、二丸,取利止。(《范汪方》)

②治心下急痛:桑耳烧存性,热酒服二钱。(《濒湖集简方》)

③治少小鼻衄,小劳辄出:桑耳熬焦捣末,每发时,以杏仁大塞鼻中。(《肘后方》)

④治遗尿且涩:桑耳为末,每酒下方寸匕,日三服。(《圣济总录》)

⑤治五痔:桑耳二两。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粥饮调下二钱。(《圣惠方》)

⑥治崩中、带下:桑耳烧令黑,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二服。(《千金方》)

⑦治血崩:桑耳(煅存性,研细)。香附(童便炒黑,研细)。每用桑耳灰二分,香附末三分,泼醋汤空心调服。(《本草经疏》)

⑧治咽喉痹痛:五月收桑上木耳,白如鱼鳞者,临时捣碎,绵包弹子大,蜜汤浸含之。(《便民图纂》)

【各家论述】《本经逢原》:桑耳,善祛子脏中风热,不但主漏下血病,并可以治寒热积聚,积聚去,不难成孕。《本经》专取黑者达肾,赤者走肝,补中寓泻,泻中寓补之机,具见言外矣。其黄熟陈白者,止久泄,益气。金色者,治癖饮积聚,及肠风泻血,衄血,五痔下血,血痹虚劳,咽喉痹痛,一切血症咸宜用之。

【摘录】《*辞典》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白花岩青兰的功效 白花岩青兰用于感冒发热

白花油麻藤的功效 白花油麻藤用于贫血

白菊花根的功效 白菊花根治疔肿

白马鬃铃花的功效 白马鬃铃花主久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