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盖木栓质,多呈半圆形至肾形,少数近圆形,大型个体长宽可达20厘米,一般个体4.7×4厘米,小型个体2×1.4厘米,表面黑色,具漆样光泽,有环形同心棱纹及辐射状棱纹。菌肉锈褐色。菌管管口与菌肉同色,管口圆形,每毫米5个。菌柄侧生,长可达15厘米,直径约2厘米,黑色,有光泽。孢子广卵圆形,10-12.5×7-8.5um,内壁有显著小疣。
紫芝地理分布
世界上紫芝科的种类主要分布在亚洲、澳洲、非洲及美洲的热带及亚热带,少数分布于温带。地处北半球温带的欧洲仅有紫芝属的4种,而北美洲大约5种。我国地跨热带至寒温带,紫芝科种类多而分布广。
紫芝的国内分布:我国紫芝类真菌自然分布的总特点是东南部多而西北部少。如果从东北部的大兴安岭向南方向的西藏东南部画一条斜线,便可将紫芝的分布划分为迥然不同的两大区,正好说明紫芝科种类的分布与我国的地形地貌、生态环境相吻合。
目前已知此条线以西由于干旱或高寒等原因,缺乏紫芝繁殖生长的天然条件,只分布有树舌(Ganodermaapplanatum)和紫芝(G.lucidum)两种。在青海、新疆和宁夏几乎没有发现常见的紫芝(赤芝)。将这条线的以东地区根据南北气候及植被类型的变化以及紫芝种类的
紫芝热带
分布范围大致在南岭以南的两广、福建和中国台湾省南部以及海南、香港地区。还包括云南西双版纳和西藏的东南部地区。在这些地区的热带季雨林区具有代表性的是热带紫芝(Ganodermatropicum)、喜热紫芝(G.calidophilum)、弯柄紫芝(G.flexipes)、无柄紫芝(G.resinaceum)、薄树芝(G.capense)、背柄紫芝(G.cochlear)、胶纹紫芝(G.koningsbergii)、黄孔紫芝(G.oroflavum)、紫光紫芝(G.valesiaum)、黑肉假芝(Amaurodermaniger)、皱盖假芝(A.ruda)、咖啡网孢芝(Humphreyacoffeatum)、长柄鸡冠孢芝(Haddowialongipes)。其它还有海南紫芝(G.hainanense)、黑紫芝(G.atrum)、黄紫芝(G.multiplicatum)、大圆紫芝(G.rotundatum)、茶病紫芝(G.theaecolum)、黄褐紫芝(G.fulvellum)、大孔紫芝(G.magniporum)、黄边紫芝(G.luteomarginatum)、赭漆紫芝(G.ochrolaccatum)、有柄树舌(G.gibbosum)、橡胶树舌(G.philippii)、三角状树舌(G.triangulatum)、南方紫芝(G.australe)、大孔假芝(Amaurodermabataanense)、黑漆假芝(A.exile)、粗柄假芝(A.elmerianum)及二孢假芝(A.subresinosum)等,共计有66种,占已知紫芝总数的66%。在该区还发现了大量紫芝的新种。 紫芝
紫芝亚热带
区大致包括南岭以北至秦岭之间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在该区常绿阔叶林区具有代表生的是紫芝(Ganodermasinensis)、长孢紫芝(G.boninense)、紫芝(G.lucidum)、四川紫芝(G.sichuanense)、小孔栗褐紫芝(G.dahlii)、硬孔紫芝(G.duropora)、拱状紫芝(G.fornicatum)、无柄紫芝(G.mastoporum)、华中紫芝(G.mediosinense)、褐树舌(G.brownii)、层迭树舌(G.lobatum)、福建假芝(Amaurodermafujianense)、假芝(A.rugosum)、江西假芝(A.jiangxiense)、耳匙状假芝(A.auriscalpium)、小孢紫芝(G.microsporum)、黑假芝(A.niger)等,共计25种,占紫芝类总数的25%。其中以紫芝和紫芝分布较广泛。另外此区域是我国紫芝类南北分布的过渡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