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栗味甘性温,入脾胃肾经。”、“栗治肾虚,腰腿无力,能通肾益气,厚肠胃也。”。
栗子性味甘温,入脾、胃、肾三经,有养胃、健脾、补肾、壮腰、强筋、活血、止血、消肿等功效,适用于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腰脚不遂、小便多和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及外伤骨折、淤血肿痛、皮肤生疮、筋骨痛等症。
从药用方面来说,栗果是补肾佳品,兼有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止泻治咳等功效。
现在营养学指出,栗子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干果品种,能供给人体较多的热能,并能帮助脂肪代谢,保证机体基本营养物质供应,有“铁杆庄稼”、“木本粮食”之称。
因而,栗子具有益气健脾,厚补胃肠的作用。
冬天吃栗子 生吃熟吃都补肾
冬天是吃栗子的好时节,无论生吃还是炒食、煨食,都可以达到理想的补益效果。栗子早晚各生食1~2颗,对老年肾亏、小便频繁者有益,还适合吐血、便血的朋友;假如将栗子煨食、炒食,适宜于脾胃虚寒的朋友吃;还有一种吃法,把栗子10颗,和食猪肾粥一起吃,可治一般肾虚引起的腰腿无力。
吃栗子要注意哪些事项
栗子富含柔软的膳食纤维,糖尿病患者也可适量品尝。但栗子生吃难消化,熟食又易滞气,所以,一次不宜多食。最好在两餐之间把栗子当成零食,或做在饭菜里吃,而不是饭后大量吃,以免摄入过多的热量,不利于保持体重。
此外,新鲜栗子容易发霉变质,吃了发霉的栗子会引起中毒,所以,变质的栗子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