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360 > 中医养生 > 正文

中医养生的禁忌 中医养生的方法

来源:中药360

一、中医养生的禁忌

1.大饱伤脾

大饱,其实就是过饱、吃多的意思。经常吃多,首先是伤害肠胃,降低消化功能,出现消化不良、便秘、口臭、胃溃疡等问题。

而长期如此则会增加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风险。甚至有学者发现,大约有20%的老年痴呆患者,在他们年轻时都是喜欢“吃”。

2.大怒气逆伤肝

“气死了”情况不是不存在,而是我们忽略了生气是病因之一。中医认为长期生气,容易导致肝气郁结,而肝气郁结则会导致生理功能的紊乱,如月经不调、乳腺增生、内分泌失调。

而现在的一些调查显示,容易发怒的人患冠心病比常人高6倍,患肝病的可能性比常人高8倍。

所以,连医生都建议肝病患者要保持积极开朗的心态。

3.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

所谓强力举重,意思很简单,即勉强自己举起重物,容易导致肌肉、腰部扭伤。而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腰受伤了,肾也易受伤。

而久坐潮地,指的是长时间坐在阴冷潮湿的地方,身体容易受到湿气、寒气的入侵,也容易伤肾。即使在今天,我们也发现坐在阴冷的地方,如是石头上,容易发生腹泻。

4.形寒饮冷伤肺

其意思是说,身体一旦受凉,或吃了寒冷的食物,肺脏则容易受伤,如出现咳嗽、咳痰、流鼻涕、鼻塞等问题。

而且中医也说“肺喜暖而恶寒,若寒气入肺或生冷所伤”,可见儿童吃多冷饮或受凉才是导致呼吸道疾病的根源。

5.形劳意损伤神

身体过于疲劳、疲惫,有经常忧虑,思考过度。当然会精神劳累。

其实在今天也泛指不能劳逸结合,导致用劳过度,出现抵抗力下降、失眠、神经衰弱等问题。

6.风雨寒暑伤形

风雨寒暑在中医里指的是导致疾病的四邪,其实也指外界环境对人体的伤害,如淋雨、受凉、中暑等,这些都会导致身体疾病。

7.恐惧不节伤志

人的情绪与健康密切相关,过度的恐惧、房事没有节制,容易伤肾。继而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出现多种的疾病问题。

二、中医养生的方法

1、脚底为第二心脏,常搓涌泉益健康

中医学认为脚上的60多个穴位与五脏六腑的12条经脉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布满了相关全身各器官的反射区。但由于脚底部离心脏甚远,抵抗力低下,是人体的先天薄弱环节,客观上为寒湿邪气的侵袭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说脚部的保健比其他部位显得尤为重要。经常温浴后搓涌泉穴,可去病延年。

2、日咽唾液三百口,保你活到九十九

中医认为,唾液是人体精华,贮于丹田,再化津还丹,遂成精气,起到和脾健胃、濡润孔窍、润泽四肢五脏、强肾补元、滑利关节、补益脑髓的作用。所以常咽唾液是有一定道理的。

日撮谷道一百遍,治病疗疾又延年

3、谷道,又称肛门。撮即上提收缩也。通俗地讲,就是做收缩肛门的动作。

4、头为精明之府,日梳五百把病除

头为精明之府,人体之重要12经脉和40多处大****位,以及十多个特殊刺激区均会聚于头部。用木梳或骨梳替代小银针,对这些穴位和经脉进行所谓针灸性按摩或刺激,可去病健身。勤梳头的确是一项积极保养人体精、气、神的简便易行的长寿保健对策。

5、安心静坐延年寿,调身调息加调神

医学研究表明,情绪与健康二者紧密相连。凡情绪乐观开朗之人,可使其内脏功能健康运转,增强对外来病邪的抵抗,同时在平静的情绪状态下,方可从事持续的智力活动。因此,古人的摄生之道之一便是安心养神。

“谷道宜常撮”,认为肛门周围的肌肉应时常处于运动状态,才能养生健体,尤其对防治痔疮有特别疗效。

6、人之肾气通于耳,扯拉搓揉健身体

中医认为,耳为肾之上外窍,双耳灵健则肾经通,肾气充足,肾精盈满,则听觉灵敏。扯拉、按摩、搓揉、点捏耳朵,实际上就是对双耳进行各种形式的物理刺激。

7、提高睡眠质量——四大宝

中医睡眠机制是:阴气盛则寐(入眠),阳气盛则寤(醒来)。所以夜晚应该在子时(21-23点)以前上床,在子时进入最佳睡眠状态。因为按照《黄帝内经》睡眠理论,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阴主静,所以夜半应长眠。

提高睡眠质量有四大法宝。首先是提倡睡子午觉。“子、午”时候是人体经气“合阴”及“合阳”的时候,有利于养阴及养阳。晚上11点以前入睡,效果最好。因为这个时候休息,最能养阴,睡眠效果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午觉只需在午时(11点—13点)休息30分钟即可,因为这时是“合阳”时间,阳气盛,所以工作效率最好。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8种食物健康吃法 卷心菜烹调要加盐

中国当代名中医—孙益武

中医旷世奇才一一刘月庭

如何摆脱亚健康的生活习惯 亚健康是怎么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