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360 > 中医养生 > 正文

养生五论

来源:中药360

一、起居养生

长春子认为,春季起居,要“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夏季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季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季要“早卧晚起,以待阳光,去寒就温,毋泄皮肤”。

祖国医学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其中怒喜思忧恐为五志,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维系。

二、精神养生

对于调摄精神,长春子以为,春季“当眺园林亭阁,虚敞之处,用摅滞怀,以畅生气,不可兀坐,以生抑郁”。就是要在美好的环境中,放松自己,使身心感到舒畅、活泼,以顺应春天生发之气,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夏季“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应调畅呼吸,静养心气,使心中清凉,以适应夏天长养之气。秋季顺秋天收敛,要求情绪清静,安宁,勿使神气外泄,保持肺气清静。冬季保持精神愉快,节嗜欲,止声色,使精、气、神得以内收,以应冬天蕴藏之气。

祖国医学认为,精、气、神为人生三宝。神是人体生命活动总的外在表现,又指精神意识活动。《内经》说:“神者,水谷之精气也。”也就是说,神是以精气为物质基础的,所以又称精神。

三、环境养生

适应气候及环境的变化,长春子则认为,“春阳初升,天气寒暄不一,不可顿去棉衣”,夏季天气炎热,“平居檐下、过廊、弄堂、破窗皆不可纳凉,此等所在虽凉,贼风中人最暴;惟宜虚堂、净室、水亭、木阴,洁净空敞之处,自然清凉”。秋季凉燥“……禁寒饮并禁穿寒湿内衣”。认为秋气清肃,万物衰变,须予当令之时渐增衣被,敛阳养阴,以顺应秋季收敛之气。冬季寒冷,“宜居处密室,温暖衣衾,调其饮食,适其寒温,不可冒触寒风,老人尤甚”。

我国古代中医保健养生侧重生理养生;近代主要讲生理和心理养生;当代则特别强调生理、心理和哲理养生。这“三理”养生,反映了中医养生不同层次的3种效应观。

四、练身养生

这方面长春子主张,春季睡之前及清晨醒后,叩齿三十六次,以固肾疏肝,可神清气爽,以应春之生发。夏三月,在无风处每日梳头一二百下,梳及头皮不可太重,因头为诸阳之会,尤不可受风,须轻柔和缓以应夏之长养。秋三月清晨,闭目叩齿二十一下,咽津,以两手搓热熨眼数次,多于秋三月行此,极能明目。”秋天当令,须按此法,以应秋之收敛及肺脏清肃通调之气。冬季练身长春子则主张于每日晨起及夜卧前,坚持按摩两足心,可益肾阴,壮肾阳,以应冬之蕴藏之气。

所谓“药疗不如食疗,食疗不如心疗”。

五、饮食养生

在饮食调节上长春子强调,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立春之后,饮酒不可过多,饮食讲究消化,老年人切不可饥腹多食。当夏饮食之味,宜减苦增辛,以养肺气。夏至后虽大热,不宜吃凉粉、冷粥,以防寒凉致泄;莫食瓜茄生菜等凝滞之物,若患冷气痰火之人切宜忌之,老年人尤当慎护。当秋饮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立秋之后不宜吃自死牛肉、浊酒陈臭、咸醋黏滑等难以消化之物。当冬饮食之味,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立冬以后,早起服醇酒一杯以御寒,晚服消痰之药食,以平和心气。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8种食物健康吃法 卷心菜烹调要加盐

中国当代名中医—孙益武

中医旷世奇才一一刘月庭

如何摆脱亚健康的生活习惯 亚健康是怎么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