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式各样的疾病中,不得不说的是,很多的病症都是需要人们去及时发现和予以治疗的,否则,其极易引发出更具危害性的疾病,而热病就是一类在生活中极为常见的病症,那么,热病是什么病呢?
热病其实并不是特指某一个疾病,在我国古代医书《素问热论》就提到了热病,是指广义的伤寒,伤寒又分为五种类型。还可泛指热性病,在中医中,热病是指夏天的一切因为外感引起的暑病。其中一个分支是打巴奴里热病。在冬季则是指因为天冷受寒所引起的发热疾病。
热病在我国古代,尤其是在清朝以前,则是痘疮及天花的称呼。因为在清朝以前,并没有痘疮这种称呼,所以一直是称天花为热病,天花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传染病,患者死亡率极高,即使侥幸痊愈,脸上也会留下很多麻子,所幸,天花已经在全世界范围,被人类彻底消灭了。
据称,清朝的康熙皇帝就患过天花,所幸痊愈,但脸上留下了很多麻子,而同治皇帝就没那样幸运了,最后因为天花而死。在中医中,热病还可以泛指一切以体温增高为主要症状,急性发作的疾病。
外感热病的辨证方法众多,其辨证重点在于:分清表里、辨明寒热、确定虚实。分清表里,以确定病变部位。一般而言,表证发热与恶寒并见,半表半里证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而里证与虚证则发热与恶寒只见其一或均不出现。辨明寒热,可以确定病变寒热属性,又可分辨感邪性质。确定虚实,可以判断病变虚实属性,了解邪正消长变化趋势。一般而言,外感热病的前、中期为邪盛正实,后期则为邪衰正虚或邪去正复。
临床常用分期法对外感热病进行辨证施治。
1.邪衰正虚阶段(包括阴虚阶段、气虚阶段)
在热病过程中,温热之邪最易伤津耗液及内损脾胃,邪衰正虚阶段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气阴两虚表现。如病后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见低热不退或热退后易复发、精神不振、不思饮食、口干舌燥、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上宜滋养阴液、调理脾胃,可采用青蒿鳖甲汤(青蒿、鳖甲、生地、知母、丹皮)或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半夏、麦冬、人参、粳米、甘草);如见瘥后不寐,自汗盗汗者,多为阴液亏虚,余热内扰,应慎用滋补,而以清养为益,可用酸枣仁汤(知母、茯苓、川芎、甘草、酸枣仁)加麦冬、人参、黄连、竹叶等。
2.邪盛正实阶段(包括表卫、里热阶段)
外感热病初期在发病的第1~3天,临床表现为发热、鼻塞流清涕、喷嚏、咳嗽、或伴咽痛、咽红等症。此阶段治疗宜辛凉解表、清轻透邪,代表方剂为桑菊饮(桑叶、菊花、连翘、薄荷、甘草、苇根、杏仁、桔梗)、银翘散(连翘、银花、桔梗、薄荷、竹叶、甘草、芥穗、淡豆豉、牛蒡子)。
如外感发热,汗出不解,病邪传里,邪气犯肺,导致肺失宣降,痰热闭肺,则出现咳嗽、肺炎喘嗽、哮喘等证。此阶段治疗宜清肺发汗退热,代表方剂为麻杏石甘汤(麻黄、杏仁、生石膏、甘草)。
3.邪去正复阶段
外感热病邪去正复阶段患者外邪已解,脾胃虚弱较甚者,可采用运脾汤(党参、白术、茯苓、佛手、枳壳、石菖蒲、炒麦芽、仙鹤草)。
由上可知,热病并不是指的一种疾病的,其所指的范围是分为广义性和狭义性的,当人们在生活中发现了自己的身上有热病出现后,其在治疗的方法采取上,是可以考虑选择中医辨证论治的方式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