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是制造血液中红细胞必不可少的原料,人体内约有60%~70%的铁与血红蛋白结合,存在于红细胞里,帮助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儿童时期,尤其是婴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快速阶段,其身高、体重增长较快,血容量也明显增多,对铁的需要量就相对较多,如不能从膳食中提供足够的铁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则易引起缺铁性贫血,从而影响健康。贫血对人体影响很大,主要表现为全身无力、易疲劳、头晕、爱激动、易烦躁、食欲差、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脸色苍白、容易感冒、长期贫血还会对智力和体格的发育造成影响。
铁的补充主要通过食物的摄入来获得,食物中的铁有两种存在形式,即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血红素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如动物肝、血、肉类、禽类、鱼类等,在体内的吸收好,因此补铁宜首选富含血红素铁的动物肝脏、血和肉类等。
非血红素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如蔬菜类、粮谷类等,其吸收受植酸、草酸、磷酸及植物纤维的影响,故吸收利用率很低,因此家长在安排膳食时,不仅要看食物中含铁量的多少,更应注重食物中铁的吸收利用率。
也有些因素有利于铁的吸收,比如维生素C是一个强还原剂,能使食物中的铁转变为能吸收的亚铁,故在进餐的同时食用含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或果汁,可使铁的吸收率提高数倍。为保证铁的供应,要提供含铁丰富的食物,足够的蛋白质及含维生素C丰富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不同年龄人群补铁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初生婴儿而言,应提倡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铁的吸收率要高于牛奶,可达50%,而牛乳中铁的吸收率仅为10%。
2)要及时添加辅助食品。一般出生时从母体带来的铁,用到4~5个月已基本耗尽,以后即需要依靠外源性辅食来加以补充,可根据不同月龄,不同生理特点来及时补铁。如生后2~3个月开始即可在哺乳后加喂含维生素C丰富的桔汁或橙汁,以促进铁的吸收。4~5个月开始应添加含铁丰富的配方奶及铁强化米粉,尤其是配方奶,一般不要轻易“断奶”。6~7个月就可在粥、面内添加富含血红素铁的动物性食品如鱼泥、肝泥、动物血等。另外,还应供给含维生素C丰富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3)不宜饮用咖啡和茶叶茶,因为咖啡和茶叶中的鞣酸会影响食物中铁的吸收。也不要在进餐时或餐后立刻服用抗生素、抑制胃酸的药物及碳酸钙之类的钙剂,因为这些药物可抑制食物中铁的吸收。
专家经过调查发现,儿童贫血并不是吃含铁食物少,实际上有些人还摄过量,那为什么孩子还会贫血呢?
原来,铁的消化吸收与其他营养素不同,当身体需要铁时才会吸收,不需要时就不吸收。而且铁在吸收前需将原来剩余的铁消耗掉,新的铁才能补充进来。没有消耗,吃进去的铁也吸收不了,因此身体里还是缺铁。它的原理有点像充电电池,不将残余的电放掉,充电就会不完全。如何将剩余铁消耗掉呢?那就是进行适量的运动。
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女学生,皮下脂肪增厚,骨盆加大,重心低,肌肉力量差,心肺功能也不如男生,因此,比较适宜进行艺术体操、技巧、游泳、健美操等锻炼项目。另外,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挑食,饮食要多样化。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不仅能预防贫血,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大脑获得营养,促进大脑发育,有助于提高记忆和思维能力,提高大脑对疲劳的耐受力。建议学校抓好“两课两操两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并根据青少年好胜心强,不服输的特点,多组织些有竞争意识的活动。这样既能提高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从而达到预防贫血、健身利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