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曰∶金蚣丸内用蜈蚣,全蝎山甲与僵虫,朱砂雄黄同配合,痰核瘰 散无踪。
【处方】 金头蜈蚣(十五条去头足微炒) 全蝎(二十个去头足米泔水洗) 山甲(二十片土炒成珠) 僵蚕(二十条炒去丝) 朱砂(二钱) 明雄(二钱) 川军(三钱)
【制法】 共研细末,黄酒、曲糊为丸,如绿豆大,朱砂、雄黄为衣。
【用法】 每服三十至五十粒,空心温黄酒送服,老弱量服,汗出即愈,未成者消,已成脓者,次日即溃,已溃者忌服。如系痰核瘰 ,可兼服中九丸五至十粒以辅助之。
又如患者体质柔弱,消化不良,服中九丸后腹痛作泻者,可兼服此丸,即可减退其副作用。
又古方“五虎下西川”,即金蚣丸之多蝉蜕者,但据我收藏的十三方抄本中,亦有三本方中有蝉蜕,可知本方是从五虎下西川蜕化出来的一个验方。原方如次∶
金头蜈蚣(一条去头足糯米炒黄色) 全蝎(五钱洗去盐焙干) 蝉蜕(五钱去头足) 穿山甲(五钱陈土炒) 僵蚕(五钱炒去丝)
共研细末,苕面为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壮者每服二十丸,弱者十丸,土苓汤下,忌油荤,及一切发物,凡一切杨梅毒疮,鱼口横 ,不问已溃未溃,皆可治之,无不验者。
又钱塘赵恕轩串雅编及种福堂公选良方中之“鳞鲤丸”,皆与金蚣丸方十九相同,且较金蚣丸完善而稳妥。据赵氏云∶即铃医之“八面锋”,为一切无名肿毒之特效专药,而于瘰 一症尤具特长,故编者每于用金蚣丸处,皆易以此方,不仅效力确实,而且更少流弊,今录其方于次∶归尾(五钱) 生军(三钱) 蝉蜕(二十只去头足) 乳香(一钱) 没药(一钱) 制芩(三钱)全蝎(二钱) 连翘(三钱去心) 防风(二钱五分) 羌活(二钱五分) 雄黄(水飞七分)僵蚕(二十五条姜汁炒) 牛胶(一两土炒) 荆芥(二钱) 桔梗(二钱) 金头蜈蚣四条,去头足,分作四种制法∶
一条用姜汁搽,焙干;一条用香油搽,焙干;一条用浓醋搽,焙干;一条用酥搽,焙干。
上制后,共合一处研细末,备用;再以山甲四两,亦分作四种制法∶
一两用红花五钱煎汤煮,焙干;一两用牙皂五钱煎汤煮,焙干;一两用紫草五钱煎汤煮,焙干;一两用苏木五钱煎汤煮,焙干。
上制后,亦混合一处,研末备用。
将上面各种药末共合一处,以米醋打糊为丸,外以朱砂五线为衣,每丸重一钱二分,瓷瓶收贮,以麝香五分养之。
服时以一丸,热酒送服,未成者内消,已成者出脓,神效非常。金蚣丸药味即此方之一部分,与蟾酥丸处方亦小异大同,其为外科之重要方,可想而知。且此方之前数味,乃“神授卫生汤”药味,功能宣热散风,行瘀活血,解毒消肿,故为外科门中之首要方,且较金蚣丸尤为周到而踏实。编者每于用金蚣丸处,皆易以此方者,亦以其周到而踏实也。
吾蜀梁山杨旭东,蜀中医纂有“骊龙珠”一方,为痈疽总方,专治一切痈疽肿毒,不论已溃未溃,俱能散毒收口,生肌长肉,方名之下标明为“内庭方”,亦即鳞鲤丸、金蚣丸之小有不同者。惟方中蜈蚣系二十一条,将山甲、蜈蚣制好后,每以山甲末一两,蜈蚣末二钱,配入群药之中,每丸重一钱五分;全蝎又系用荷叶包炮之,此小异耳。欲知其详,可覆按原书。
又赵氏串雅编中之“八厘金”,主治痈疽发背,疔肿疮毒,未成者服之,内消甚效,察其处方药味,殆亦金蚣丸之加味,故并录于此,以作他山之助。
番木鳖(水浸去皮油 枯五钱) 蟾酥(二钱) 僵蚕(二钱) 乳香(二钱) 没药(二钱) 胆矾(一钱) 蜈蚣(三钱) 山甲(一钱) 血竭(一钱) 朱砂(三钱) 蝉蜕(一钱) 川乌(一钱) 雄黄(一两) 麝香(五分)
上共研末,于五月五日修合,水泛为丸,如莱菔子大,上部病饱服,下部病饥服,每以八厘,陈酒送下,小儿酌减。
他如赵氏之十宝丹,串雅补之回生丹,青囊秘授之全生丹,外科大成之六军丸,蓬莱山樵辑方之观音救苦丹等,皆与金蚣丸如出一辙,原书俱在,未遑尽录。
蜈蚣、山甲等对腺结核有疗效,自宜重用。且此方功能镇静神经,如加入麝香,更可治疗小儿惊风抽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