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斑是常见的一种面部斑点状色素沉着皮肤病,其颜色如同雀卵上的斑点,故名雀斑。本病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一般认为与遗传因素、日晒因素有关。据资料统计,约有90%-95%左右的患者有家族史,而肾水不能上荣于面,或阴虚火邪上炎是本病发病原因。西医对此病无明显疗效,而中医治疗此病有明显优势。
临床上常见的几个症型及外治方法介绍如下。
阴虚火旺型:
本型除脸部雀斑外,还可见头昏腰酸,耳鸣潮热,五心烦燥,梦遗失精,失眠多梦舌红无苔或少苔,脉细数。
方用:熟地1 5g、山茱萸、牡丹皮、泽泻、知母、黄柏、当归各9g,茯苓、僵蚕各12g水煎服。或服用知柏地黄丸,每次6—9g,每日2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一般1-3个疗程即可好转或痊愈。
血虚生风型:
本型除脸部雀斑外,还可见患处瘙痒,头昏乏力,舌淡白,苔薄白,脉细无力等症。
方用:丹参、浮萍、鸡血藤各30g,生地20g,连翘15g,红花、川芎、荆芥、生甘草各l0g,水煎服,每日一剂,一个月为一个疗程。一般l-3个疗程即可好转或痊愈。
气虚血瘀型:
本型除脸部雀斑外,还可见神倦乏力,脘闷纳呆,头昏,口唇淡白,舌淡红有瘀点,苔薄白,脉细涩。
方用:当归、生地、北沙参各l5g,白芍、红花、香附、党参、白术各l0g,川芎、广木香、茯苓各6g,水煎服,每日一剂,一个月为一个疗程。一般1-3个疗程即可好转或痊愈。
血热妄行生风型:
本型除脸部雀斑外,还可见皮肤下可有出血点,口干口苦,小便黄,大便结,舌鲜红或绛红,苔薄黄,脉数有力。
方用:升麻、赤芍、生地、防风各12g,茜草、麦冬、元参、丹参、红花,黄芩各9g,丹皮15g,生甘草6g,水煎服,每日一剂,一个月为一个疗程。一般1—3个疗程可好转或痊愈。
除上面介绍的四型外,还可使用外敷疗法,现介绍如下:
1.黑丑3—6g,鸡蛋清l枚,将黑丑研为细末,以蛋清调匀,每晚睡前温水洗脸后涂面斑处,次晨洗去,每日或隔日1次。黑丑即牵牛子,无黑丑,自丑亦可。
2.饰子30g,浮萍1 5g,苏木、白术各l0g。水煎后熏洗、早晚各l次,每次5—10分钟。
3.丝瓜适量,捣绞取汁,夏天宜加入适量的防腐剂,每日涂点斑处。
4.白丑l5g,茯苓l0g,共研为细末,以密水调擦,每晚1次。
5.桃花、冬瓜仁各等份,共研调涂患处。
6.皂角、浮萍、白梅、樱桃枝各30g,烘干粉碎,过100目筛,每晚洗脸后,取此粉以温水调糊状搓面即可.本方配制时为便于粉碎,可适当按比例加大各药用量若无白梅,可用乌梅代替,效果基本一样。白梅与乌梅同物,只是加工干燥方法不同而己。
7.密佗僧159,硫黄109,轻粉69。共研极细粉。每次适量以温水或其它膏质调后涂擦,不宜长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