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人们害羞、生气抑或高兴时都可能会出现脸红的现象,这是因为精神兴奋会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促进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进而引起心脏跳动加快,血管扩张,充血、通血量加大,血内氧合血红蛋白浓度升高所致。
一般来说,面色红润是身体健康的表现,恰到好处的红会让人觉得精力充沛、快乐开朗。但有时满脸红光未必是健康的象征,比如中老年人长期脸色潮红,要警惕是否有高血压、心脏病,中年女性满面潮红,要考虑更年期的问题。
健康的红是由内而外散发的,不正常的红往往红得不是太过就是不及,要么红色独显,要么红得不是地方。
中医认为:满面红赤多为热证。热盛血行,血液的红色充斥颜面五官,所以面部表现为红色。热证有温、热、火、暑之分,还有虚、实、真、假之别。
实热是热邪强盛所致。实热症的人面色红赤而且鲜明,部位广泛,时间持久,也就是持续性满面通红,古人形容为“面合正赤”、“面赤如醉”,多见于新病,一般是感染引起的高热性疾病,如伤寒、疟疾、肺炎等,这种情况一定要尽快就医,不能耽搁。
虚热证
虚热证是由于精血津液不足,导致虚热内生,这种病人一般脸色呈现浅淡的红色,部位局限在颧骨脸颊,时间不持续而且发作定时,大多在午后或傍晚发热,常常为低热,以手心、脚心为主,伴有心中烦热,称为“五心烦热”。
另外,还有一种热证为假热证,就是真寒假热,往往见于久病重病的虚寒病人,满面苍白,有时在颧骨脸颊浮现娇嫩、鲜艳的红色,中医叫“面赤如妆”,部位游移不定,还伴有畏寒、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是病情危重的表现。如果脸色呈暗红色,这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特征。
苍白、煞白、惨白这些白色都没有光泽、不夹杂血色,是脸部病态的白色。中医认为,这些白色多跟气虚、血虚关系密切,可能患有贫血,同时伴有无力、爱出汗。
血液不足、不能营养面部,就会出现苍白色,因为血液的生成和运行都是靠气的,中医说气能生血,气虚了,生血的功能就减退了,血就不能够营养面部,自然面色苍白。还有一种白是体寒引起的,这类人特别需要注意保暖。
面色蜡黄或焦黄的人,往往不是脾虚就是体内有湿气。中医认为脾胃是先天之本,是营养物质的来源,如果脾胃虚弱,就不能正常运化,营养物质就难以滋润到面部,这时候会出现黄色。
脾除了消化营养物质以外,还代谢水湿,如果湿邪不能正常代谢,营养物质异常积聚,也会造成面色出现不正常的黄
发黑的面色会让人觉得憔悴、枯萎,看起来像老了好几岁。脸色发黑和肾关系比较密切,肾虚的病人多见面色发黑,主要特征是腰膝酸软、排尿失常、性功能减退。黑眼圈也属面色发黑,它就是因为肾虚导致水代谢异常造成的。
青色多与肝病、气滞血淤有关。肝能反映人的情绪,面色偏青的人一般肝火旺盛、性格暴躁,所以要谨防肝病。面色青紫,往往是由血淤、组织缺氧引起的,另外也有可能是因为受寒,我们有时说“冻得发青”,就是因为气滞影响了气血的运行。
要想气色好,除了在饮食上少油、少盐、少脂肪、少吃动物内脏外,五种“病色”各有各的调理方法:
1.面色白的人
应多吃补气养血的食物,如黑木耳、大枣、桂圆、猪肝等。平时注意休息,不宜过于劳累。如果体内有寒气,可以用适量的花椒煮成水后泡脚,对于温散寒邪具有很好的作用。
2.面色黄的人
多吃健脾祛湿的食物,健脾者如百合、山药、胖头鱼、黄鱼、牛肚、猪肚、小米、人参等。
祛湿的有薏仁、红豆、冬瓜皮及荷叶、莲子等。尤其是薏仁米,既健脾又祛湿。
3.面色红的人
多吃具有清凉作用的瓜果,如山竹、柚子、柠檬、梨、绿豆、西瓜,以及黄瓜、丝瓜、茭白等蔬菜。
一些滋阴的食物也不能错过,如芝麻、银耳、糯米、海参、海蜇、牛奶、猪皮等,可以缓和情绪,改善面色。
4.面色黑的人
多吃温阳补肾的食物,其中最好的就是羊肉,可以配合生姜、当归煮汤。鹿肉、虾、韭菜、茴香等,也可以帮助阳气的恢复。
5.面色青的人
宜多吃山楂、香菇。用玫瑰花、月季花沏茶喝,对女性改善气滞血淤、面容发青很有效。男性则可以多吃山楂、香菇、黑豆、藕等。
除了面色外,脸上的斑点也与健康关系密切。洁净无瑕的皮肤是美丽的第一要素,可是偏偏许多人脸上会出现很多斑点,特别是黄褐斑,擦之不去,洗之不掉。
为什么每个人的部位、色泽深浅、形态各不相同呢?从中医理论里可以找到答案,气血不足、气滞血淤、经络脏腑功能失调是黄褐斑的成因。
面部其实是人体的缩影,五脏六腑对应着面中部,四肢对应着面颊外侧的中下部。临床发现,哪里有黄褐斑,该部位对应的经脉和脏腑器官就常常存在问题。
黄褐斑颜色越深、边界越清晰,症状越明显,而浅淡的斑往往出现于自觉症状之前。因此,观察黄褐斑的部位,就能及早了解脏腑器官的健康状况。
长在额头的斑点
多见于性激素、副肾激素、卵巢激素异常者。长在太阳穴、眼尾部的斑点和甲状腺功能减弱、妊娠、更年期、神经质及心理受到强烈打击等原因相关。
额头两侧及太阳穴若有黄褐斑,多为肝胆功能失调、肝郁气滞所致,常有消化功能减弱、失眠多梦的症状。
长在眼周围的斑点
多见于子宫疾患、流产过多及激素不平衡引起的情绪不稳定者。长在外眼角下的黄褐斑,如肩关节受风寒侵袭或颈肩肌肉劳损,常有颈肩僵硬、酸痛的症状,须警惕颈肩部疾患。长在发际边的斑点和妇科疾病有关,如女性激素不平衡等。
长在鼻梁中间的斑点
多与肝气郁结、情志不遂或精神压力大有关,提示肝失疏泄,肝胆淤滞,须警惕脂肪肝、肝胆疾患。
长在两颧部的黄褐斑
多伴有气短乏力、心慌、胸闷、消化功能减退,甚至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是消化系统和心脏功能减弱的表现。
下颌外侧有黄褐斑
下颌外侧有黄褐斑,提示下肢血液循环不良,是脾肾气虚的征兆,常有下肢酸痛、腰膝酸软、手足寒凉、消化功能减弱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