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壶中药材
藤壶,中药名。为藤壶科动物白脊藤壶Balanus albicostatus Pilsbry的肉或壳。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具有制酸止痛,解毒疗疮之功效。本药材常用胃痛吞酸,水火烫伤,小儿头疖,疖疮肿毒。
藤壶入药部位
肉或壳。
藤壶性味
味咸,性凉。
藤壶功效
制酸止痛,解毒疗疮。
藤壶主治
本药材常用胃痛吞酸,水火烫伤,小儿头疖,疖疮肿毒。
藤壶用法用量
内服:壳煎汤,30-60g。外用:肉根据自身情况适量即可,捣烂敷于患处。
藤壶采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取肉,当季节采收后可以新鲜使用的一味药材。或取壳清洗干净,除去杂质即可。
藤壶形态特性
白脊藤壶又名:白纹藤壶。壳圆锥形,密集生长的个体呈圆筒形,峰吻间直径约20毫米,高121-4毫米,壳口稍展开,略呈五边形,壳析表面具有粗细不等的许多白色纵肋,肋间凹处深暗紫色或灰褐色,但有些个体模糊不清,尤其上部壳表全呈灰白色。年幼个体,肋多不明显,壳口缘成锯齿状,幅部稍宽,顶缘斜,表面具平行横纹。楯板较宽阔,表面有显著的生长线,在中央部稍低陷,有紫色纵带,内面有放射状断续脊突;关节脊长而宽,其长度约为背缘一半,末端平截;闭壳肌脊突出而短。闭壳肌窝深而稍长。背板三角形,峰板缘短而略弯,侧压肌脊发达,约7条左右。口器上唇各侧具有3齿,大颚有3齿,(钅毛)头有2小齿。蔓足约6对,第3蔓足有锯齿状刚毛,交接器长于第6蔓足,基部有小的背突。
藤壶生长环境
营固着生活,群栖于岩相潮间带中潮区的上部,常形成白色的“藤壶带”,尤以内湾盐度较低,水质澄清处分布较多。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
藤壶药理作用
提高耐缺氧能力。
藤壶相关论述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1,(增刊):7:“肉捣烂外敷于患处烫伤,壳制酸止痛。”
藤壶附注
同等入药者尚有:巨刺藤壶Megabalanus volcanoPilsbry亦名刺藤壶、刺红藤壶。固着于低潮线附近岩礁上,分布于东南沿海。鳞笠藤壶Tetraclita squamosasquamosa(Bruguière)主要栖息于潮间带的中潮区下部至潮下带,常构成黑色的“藤壶带”。分布于东南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