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勃为较常用中药。始载《名医别录》。
别名:马粪包。
来源:为低等植物担子菌类马勃科剥脱皮马勃,紫颓马勃干燥的担子果(子实体)。生于竹林、树林及田野湿地上。
产地:主产于内蒙古、河北、甘肃、陕西。江苏、湖北、广西等地。均为野生。
采收加工:担子果初生呈白色球形,在霉雨季节,生长很快,4~5日即可成熟可采集,夏秋季担子果刚成熟时采集,晒干即可。
性状鉴别:1、脱皮马勃:担子果扁球形或类圆形,直径5~18厘米或更大。包被灰棕色至黄褐色,纸质,常破碎呈块片或已全部脱落。除去外皮的马勃,呈黄棕色或棕褐色棉絮状。体轻泡,柔软,有弹性,细微捻动即有粉尘飞扬,有细腻柔软感。气味微弱。
2、紫颓马勃:担子果扁圆形或杯状,直径5~12厘米。基部有小柄,包被紫褐色,粗皱,有圆形凹陷,包被薄,外翻,上部包被已脱落,露出紫色絮状孢体。体轻泡,有弹性,用手捻之有大量的孢子飞扬。气味微弱。
以个大,饱满,松泡,有弹性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马勃素、尿素、麦角甾醇、亮氨酸、酪氨酸,并含大量磷酸钠。
药理作用:清肺利咽,解热止血,与其收敛消炎作用有关。局部止血可能为机械性作用。
炮制:剥掉外皮,剪成小块。
性味:辛、平。
归经:入肺经。
功能:清肺热、散瘟解毒。
主治:瘟热毒壅,咽喉肿痛,颊面壅肿。外用治内伤出血。
临床应用:1、内服主治咽喉肿痛、咽喉肿痛(上呼吸道炎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均可用之),配山豆根、玄参等,方如马豆汤,或用马勃3g、白矾1.5g,并研末吹治喉炎,同时,也可制丸服食治肺热久咳。
2、外用局部止血,治冻疮,以马勃块或马勃粉外敷。
用量:1.5~6g,内服须包煎,外用适量,用于止血须经高压蒸气消毒。
处方举例:1、马豆汤:马勃3g、山豆根9g、玄参9g、生甘草6g,水煎服。
2、马勃丸:马勃15g,为末,用蜜糖制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20丸,一日服三次,治肺热久咳不止,有一定效果。
注:马勃全国分布地区很广,品种较多,根据《中药鉴别手册》第一册记载有两科八种,除上述两个品种在全国销售较广,其余6种,均与上述两种有异,属于地方习用品,如:
1、灰包科:1、青海大马勃,形扁呈不规则的块状,外包被较厚硬而脆,黄棕色。内包被灰黄色纸质,孢体淡青褐色絮状。2、吉林、陕西、广东的大口静灰球,呈扁球形,直径3~7厘米,一端有短柄,孢子顶端开裂,开裂口比较大。
2、硬皮马勃科:1、河南、四川、湖北利川的光硬皮马勃。2、湖北、湖南、四川眉山的粗硬皮马勃。3、云南的豆包菌。这三种硬皮马勃科的品种,较正文所述的马勃区别较大,呈圆球形或类圆形不等,主要特征:个小,直径2~6厘米。皮厚,坚硬,有柄或无柄。破开后不成絮状。天津北京习用的绵软如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