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内蒙古中草药》
【拼音名】Měnɡ Gǔ Shān Luó Bo
【英文名】flower of narrowleaf Scabious
【来源】
药材基源:为川续断科植物窄叶蓝盆花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abiosa comosa Fisch.ex Roem .et Schult.
采收和储藏:7-8月采收,摘取刚开放的花朵,阴干。
【原形态】窄叶蓝盆花 多年生草本,高达60cm。茎数枝,被短毛。基生叶成丛,叶柄长3-6cm;叶片窄椭圆形,长6-10cm,宽1-2cm,羽状全裂,稀齿裂,裂片条形,宽1-1.5mm,花时常枯萎;茎生叶对生,基部连接成短鞘,抱茎,具长1-1.2cm,的短柄或无柄;叶长圆形,长8-15cm,宽4-5cm,一至二回狭羽状全裂,裂片线形,密1-1.5mm,渐尖头,两面光滑,或疏被白色短伏毛。头关花序三出顶生,半球形,径3-3.5cm;总花梗长达30cm;花萼5裂,细长针状;花冠蓝紫色,外面密被短柔毛,中央花冠筒状,长4-6mm,先端5裂,裂片等长;边缘花二唇形,长达2cm,上唇2裂,较短,下唇3裂,较长,中裂片最长达1cm,倒卵形;雄蕊4,花丝细长,外伸;花柱长1cm,外伸,柱头头状。果序椭圆形,小总苞方柱状,四棱明显,中棱常较细弱,先端有8凹穴,冠檐膜质;瘦果长圆形,长约3mm,具5条棕色脉,先端冠以宿存的萼刺5。花期7-8月,果期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600m的砂质山坡及硝地草丛中,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
【化学成份】
花含熊果酸(ursolic acid),芹菜素(apigenin),大波斯菊甙(cosmosiin),野漆树甙(rhoifolin),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luteolin-7-O-glucoside,葡萄糖(glucose)][1]。
地上部分含伞形花内酯金合欢醚(umbillipronin)和香柑内酯(bergapten)[2];还含黄酮化合物[3]。1.
【药理作用】
1.解热作用 本品所含总黄酮30mg/kg静脉注射,对静注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致发热的家兔有显着有热作作,但对正常家兔体温无明显影响[1]。另有报道,本品总黄酮提取液0.25g/kg和0.50g/kg肌内注射,对静注人肠杆菌内毒素致热的家兔有显着解热作用;本品的花青素提取液0.25g/kg肌注则有较弱的争热作用;而本品生物碱提取液0.44g/kg肌注则无解热作用[2]。
2.镇静作用 总黄酮30mg/kg能显着加强阈下剂量的戊巴比妥钠和水合氯醛的对小鼠的催眠作用,表明有镇静作用。但总黄酮不能影响咖啡因和戊四唑的LD50,无抗惊劂作用[1]。
3.抗炎作用 总黄酮30mg/kg腹腔注射,对巴豆油涂抹小鼠耳壳所致炎症有显着抗炎作用。但对蛋清所致小鼠足肿无显着抗炎作用,但有使炎性渗出降低趋热。总黄酮30mg/kg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用7d,对大鼠棉球肉芽肿无显着抑制作用[1]。
4.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蒙古山萝卜花总黄酮注射液给每只小鼠腹腔注射0.5ml,给药后3d,小鼠血清溶菌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的溶菌酶含量在给药后3d也明显高于对照组;Comori磷酸铅法试验,给药组酸性磷酸酶反应的阳性率和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蒙古山萝卜花总黄酮能激活Mφ的酸性磷酸酶活性。给药第7d和12d的小鼠,其腹腔Mφ呈衰退状态者明少于对照组,提示该药或许有延长Mφ寿命和稳定溶酶体的作用。此外蒙古山萝卜花总黄酮有明显增强小鼠腹腔Mφ体外杀伤李斯特杆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的作用[3,4]。
5.其他作用 从蒙古山萝卜花中分得的黄酮类成分芹菜素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显着抑制作用,抑制率为37.3%[5,6]。热板法和扭体法试验表明蒙古萝卜花总黄酮无镇痛作用[1]。
6.毒性 每只小鼠腹腔注射4%蒙古山萝卜总黄酮注射液0.4ml,观察24h无1只死亡。序贯法经静脉注射测得LD50为1456mg/kg[1]。
【性味】味甘;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主肺热咳喘;肝火头痛;目赤;湿热黄疸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1.5-3g。
【附方】①治肺热咳嗽,气喘: 蒙古山萝卜花五钱,甘草四钱,草河车三钱,远志二钱,莲座蓟一钱,共研细末。每曰三次,每次五分至一钱,开水冲服。②治肝胆湿热,目赤,黄疽:红花五钱,石膏三钱,蒙古山萝卜、木通、地丁、诃子各二钱,麻黄三钱。共研细末。每日三次,每次五分至一钱,开水送服。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