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圣济总录》麦门冬汤 记载:麦冬治肺痈涕唾涎沫,吐脓如粥:麦门冬(去心,焙)二两,桔梗(去芦头)五两,甘草(炙,锉)三分。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青蒿心叶十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稍轻者粥饮调下亦得。
2、《安徽药材》记载:麦冬治咽喉肿痛。
3、《温病条辨》沙参麦冬汤 记载:麦冬治燥伤肺胃阴分,或热或咳者:沙参三钱,麦冬三钱,玉竹二钱,生甘草一钱,冬桑叶一钱五分,扁豆一钱五分,花粉一钱五分。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
4、《千金方》生脉散 记载:麦冬治热伤元气,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干作渴,汗出不止,脚欹眼黑,津枯液涸:人参五钱,麦门冬(去心)三钱,五味子二钱(碎)。水煎,不拘时温服。
5、《本草衍义》记载:麦冬治心肺虚热。
6、《名医别录》记载:麦冬疗身重目黄,心下支满,虚劳客热,口干烦渴,止呕吐,愈痿蹶,强阴益精,消谷调中,保神,定肺气,安五脏,令人肥健。
7、《金匮要略》麦门冬汤记载:麦冬治火逆上气,咽喉不利: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粳米三合,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8、《南京民间药草》记载:麦冬治妇女湿淋。
9、《外台秘要方》记载:麦冬治患热消渴:黄连一升(去毛),麦门冬五两(去心)。上二味,捣筛,以生地黄汁、栝楼根汁。牛乳各三合和,顿为丸如梧子,一服二十五丸,饮下,日再服,渐渐加至三十丸。
10、《神农本草经》记载:麦冬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
11、《药性论》记载:麦冬治热毒,止烦渴,主大水面目肢节浮肿,下水。治肺痿吐脓,主泄精。
12、《医学启源》记载:《主治秘诀》云,麦冬治经枯乳汁不下。
13、《普济方》麦门冬丸 记载:麦冬治虚热上攻,脾肺有热,咽喉生疮:麦门冬一两,黄连五钱。上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麦门冬汤下。
14、《温病条辨》增液汤 记载:麦冬治阳明温病,无上焦症,数日大便不通,当下之,若其人阴素虚,不可行承气者:元参一两,麦冬八钱,生地八钱。水八杯,煮取三杯,口干则与饮令尽,不便,再作服。
15、《温病条辫》玉竹麦门冬汤 记载:麦冬治燥伤胃阴:玉竹三钱,麦冬三钱,沙参二钱,生甘草一钱,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16、《圣济总录》麦门冬汤 记载:麦冬治骨蒸肺痿,四肢烦热,不能食,口干渴:麦门冬(去心,焙)、地骨皮各五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先以水二盏,煎小麦一合,至一盏半,去麦入药,煎至一盏,去滓,分温二服,空腹食后各一。
17、《珍珠囊》记载:麦冬治肺中伏火,生脉保神。
18、《本草拾遗》记载:麦冬治寒热体劳,下痰饮。
19、《圣惠方》麦门冬饮子 记载:麦冬治吐血,衄血不止:生麦门冬汁五合,生刺蓟汁五合,生地黄汁五合。相和,于锅中略暖过,每服一小盏,调伏龙肝末一钱服之。
20、《温病条辨》麦冬麻仁汤 记载:麦冬治疟伤胃阴,不饥,不饱,不便,潮热,得食则烦热愈加,津液不复者:麦冬五钱(连心),火麻仁四钱,生白芍四钱,何首乌三钱,乌梅肉二钱,知母二钱。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温服。
21、《济生方》麦门冬饮 记载:麦冬治衄血不止:麦门冬、生地黄,每服一两,水煎。
22、《用药心法》记载:麦冬补心气不足及治血妄行。
23、《圣济总录》麦门冬汤 记载:麦冬治消渴,喉干不可忍,饮水不止,腹满急胀:麦门冬(去心,焙),乌梅(去核取肉,炒)各二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叠,煎至半盏,去滓,食后温服,日三。
24、《日华子本草》记载:麦冬治五劳七伤,安魂定魄,时疾热狂,头痛,止嗽。
25、苏轼麦门冬汤 记载:麦冬治齿缝出血成条:人参八分,茯苓、麦冬各一钱。水煎温服。
26、《本草汇言》记载:麦门冬清心润肺之药也。主心气不足,惊悸怔忡,健忘恍惚,精神失守;或肺热肺燥,咳声连发,肺痿叶焦,短气虚喘,火伏肺中,咯血咳血;或虚劳客热,津液干少;或脾胃燥涸,虚秘便难;此皆心肺肾脾元虚火郁之证也。然而味甘气平,能益肺金,味苦性寒,能降心火,体润质补,能养肾髓,专治劳损虚热之功居多。如前古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等疾,则属劳损明矣。
27、《药品化义》记载:麦冬润肺,清肺,盖肺苦气上逆,润之清之,肺气得保,若咳嗽连声,若客热虚劳,若烦渴,若足痿,皆属肺热,无不悉愈。同生地,令心肺清则气顺,结气自释,治虚人元气不运,胸腹虚气痞满,及女人经水枯,乳不下,皆宜用之。同黄芩,扶金制木,治臌胀浮肿。同山栀,清金利水,治支满黄疸。又同小荷钱,清养胆腑,以佐少阳生气。入固本丸,以滋阴血,使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心肾相交之义。
28、《福建民间草药》记载:麦冬能清心益肝,利尿解热,治小便淋闭,小儿肝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