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山莴苣
【始载】《救荒本草》。
【来源】为菊科植物山莴苣的全草。原植物系Lactuca indica L.:一年或二年生草本。直立茎,上部分枝,被柔毛,高80一150厘米,叶互生,长椭圆状披针形,长10一30厘米,宽1.5—5厘米,不裂或边缘县齿裂或羽裂;上面绿色,下面白绿色,叶缘略带暗紫色,无柄,基部抱茎;茎上部的叶呈长披针形。头状花序顶生,排列成圆椎状,总苞下部膨大,苞片多列,呈覆瓦状排列,舌状花淡黄色,日中正开,傍晚闭合,雄蕊5,子房下位,花柱纤细,柱头2裂。瘦果卵形而扁,黑色,喙短,喙端有白色冠毛一层,花期8—9月,果期9—10月。生于路边、荒野。我国南北各省均有分布。春季采收。
别名:野生菜(《广州植物志》),土莴苣(《栽培植物名录》),鸭子食(《东北植物检索表》),苦芥菜、苦菜(《中国药植图鉴》),野莴苣(《杭州药植志》),驴干粮、苦马菜、野大烟(《河南中草药手册》)。
【性味归经】
微苦,凉。入肺经。
【功效作用】
清热解毒治,治咽喉肿痛,疣瘤。
【用法】
内服:煎汤,6—9克,外用:研末外撒或捣敷。
【各家学说】
《中国药植图鉴》:“茎、叶煎服,可以解热;粉末涂搽,可除去疣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