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金樱子
【别名】刺榆子、刺梨子、金罂子、山石榴、山鸡头子、糖莺子、糖罐、糖果、蜂糖罐、槟榔果、金壶瓶、糖橘子、黄茶瓶、藤勾子、螳螂果、糖刺果、灯笼果、刺橄榄、灯笼果、刺兰棵子
【药用部位】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果实。
【成份】金樱子(果实)含柠檬酸、苹果酸,鞣质、树脂、维生素C,含皂甙17.12%;另含丰富的糖类,其中有还原糖60%(果糖33%),蔗糖1.9%,以及少量淀粉。美蔷薇果实含有糖分。
【来源产地】
金樱子,始载于《名医别录》之后,历代本草均有收载,由其形似马缨,色黄红,故名金樱子。为蔷薇科常绿攀缘植物金樱子的成熟果实。主产于广东从化、增城、番禺,湖南常德、邵阳、黔阳、江西瑞昌、修水、武宁,浙江金华、兰溪,安徽芜湖、安庆,广西兴安、南丹,江苏镇江、吴县等地。均为野生。
【功能主治】固精涩肠,缩尿止泻。治滑精,遗尿,小便频数,脾虚泻痢,肺虚喘咳,自汗盗汗,崩漏带下。
①《别录》:“止遗泄。”
②《蜀本草》:“治脾泄下痢,止小便利,涩精气。”
③《滇南本草》:“治日久下痢,血崩带下,涩精遗泄。”
④《本草正》:“止吐血,衄血,生津液,收虚汗,敛虚火,益精髓,壮筋骨,补五藏,养血气,平咳嗽,定喘急,疗怔仲惊悸,止脾泄血痢及小水不禁。”
⑤《南宁市药物志》:“熬膏治火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或熬膏。
【宜忌】有实火、邪热者忌服。
①《医学入门》:“中寒有痞者禁服。”
②《本草经疏》:“泄泻由于火热暴注者不宜用;小便不禁及精气滑脱因于阴虚火炽而得者,不宜用。”